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02349
大小:377.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06
《2016年《哲学生活》说课稿全册最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哲学与生活》说课稿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说课稿1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说课稿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7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说课稿9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说课稿10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说课稿1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1《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13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16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1《意识的本质》说课稿185.2《意识的作用》说课稿23第
2、六求索真理的历程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说课稿24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7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说课稿28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31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说课稿358.2《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37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说课稿39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43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说课稿45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说课
3、稿47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说课稿48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50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2.1《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5112.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5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57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说课稿——感悟人生体验哲学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处处有哲学》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是学习哲学的入门框题。设计好这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
4、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2)运用: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
5、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根据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才不会对哲学陌生,而逐渐试着去尝试探索。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6、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四、说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的哲理储备,并且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加以应用,如写作中,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能力,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哲学。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57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本课内容以探究活动为主,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既活
7、跃了思维,拓展了视野,也增强了自信。另外还要用不同的尺度去合理地评价学生。要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能学好的,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五、说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拓展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学生身边的发生的事情、网络信息、图片、成语、哲理故事等。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
8、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结束: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