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ID:2327964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_第1页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_第2页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_第3页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_第4页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摘要: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需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多方结合法、人地关系主线法、指导定位法、针对练习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情绪管理  我在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过程中,积极结合外地教师、专家的经验和自己的认识进行实践,得到了一些体会、认识和经验。我深感地理教师打造有效课堂,需要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1.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2、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例如我在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就模仿外地一个老师的做法,提出类似于那位老师提的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的连降大雨。一位教授从北京出差来我们重庆讲课,妻子提醒他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我们重庆秋高气爽。假如你们的老师我要去深圳开会,你们师母让我带上雨具。教授的妻子和你们师母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5我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得出结论:师母叫老师带伞是必要的,妻子叫教授带伞是多余的。为

3、什么呢?我让学生边看图边寻找和思考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重庆接近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很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深圳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至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  2.运用身边事物,创设生活情境。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如我讲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新疆“三山夹两盆”

4、的地形轮廓时,借用外地一个老师提到的讲法,用“疆”字来形象地解释。  我引导作看图(如上)并讲解:新疆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昆仑山、天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天山、阿尔泰山之间镶嵌着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大河流浇灌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如果我们把这个地形与新疆的疆字比较,看有什么异同。学生听了,一下子兴趣来了。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空白图练习,巩固新疆“三山夹两盆”地特点的知识。  3.借助

5、地理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我讲有关降水的知识时,就曾放一个降雨的动画(Flash动画演示),并指导学生做游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并推选出组长。我把三张不同内容的小卡片分别发给各组,卡片内容分别是:①阴雨连绵一个月;②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③5某城市下了大雪。再用电脑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附图1),我说明游戏规则,让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各组讨论总出最可能出现的后果,总结得最准确、最全面的组(取3名)可得10分,图片准备得最多、最

6、好的组(取3名)得10分。最后由我排出名次,大家认可。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得知降水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如果降水得当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又怎样理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含义?我用电脑展示一些丰收的图片,再引导学生作出小结:降水得当不但不会影响生产、生活,反而会促进生产、生活,使人们获得丰收。可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接着点明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然后又设置情境,引发联想和思考。我问:看天气预报时,预报某地有雨时,是不是有哪些不同等级的预报?学生踊跃地回答: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7、,等等。我又引导他们作概括性小结: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成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另外,我还开展过其他游戏,如政区拼图游戏;省名、省会名接龙比赛;猜地理谜语,等等。  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多方结合法。如将世界地理教学与国际实事相结合,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课程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小到吃穿住行,大到生产方式、国家大政方针,无不渗透着地理知识与智慧。5  2.人地关系主线法。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8、将地理知识系统化。人地关系是贯穿于整个区域地理教学的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可以将零散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从而减轻学习负担。如上面提到的《东南亚》一节的知识联系可总结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地形特点河流特点城市分布;独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发达;丰富的热带景观、美丽的沙滩岛屿湿热的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