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74963
大小:16.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分层教学是指在大纲统一要求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动态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新理念。一、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2、,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二、课堂教学的分层。【一】问题设计的分层。不同层次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成功的设计方案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1】根据学生的智商层次设计提问:老师的提问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
3、易适度的问题。提问时要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2】根据学生的思维偏好设计提问: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多提信息收集类问题,例如: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像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例如,问:“接下去会怎样?”,……;理解力
4、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例如,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力较强的学生多提总结性问题,例如,问:“你明白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提问: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需要长篇叙述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回答篇幅较简短的问题,给不同层次及类别的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平等交流、互助协作中取长补短,使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全面、平衡。【二】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的分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正确制
5、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及教材的重难点,在备课中针对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人人达到的基础教学目标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立足发挥他们的潜力的提高性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较难理解,理解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让C类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比较中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并能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A、B类学生,则要求他们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能够根据题意画简单的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推导公式及列式解
6、答,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在分层实施阶段,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因素,结合学生意愿和教师规范等,将学生按照A、B、C三个层次以1:2:1的比例配比分组,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优势互补作用,努力做到以点带面,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化。【三】课堂练习的分层。练习分层,每节课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1】第一层次:基础练习,全班统一要求,重点辅导后进生,过好模仿练习这一关。【2】
7、第二层次:变式练习或简单的综合练习,要求B类和A类学生掌握,这类题重点指导B类学生,也鼓励C类学生尝试做,作为他们的附加题。【3】第三层次:提高题,具有思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求A类学生多思考、多练习,也鼓励B类学生做一做,作为他们的附加题。三、学生评价的分层。【一】课堂评价课堂的分层分类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