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

ID:2327088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_第1页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_第2页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_第3页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_第4页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新主体间性提倡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模式:用交互主体性取代单一主体性,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相互理解来化解主客体间的压迫关系,用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共青团工作应从主体间性思想中汲取新理念,探索新思路。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共青团引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特征的一个经典概括。“现代性就是短暂、过渡、偶然”,现代社会特质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居于一种漂泊不安的状态之中,带来了现代人一系列的社会认同危机:对社会的疏离感、人生终极意义的模

2、糊化、信任感的消失、社会价值观的紊乱、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的社会。如何让青年走出社会认同这一社会学危机,以更好地驾驭现代性的各种后果,是共青团工所应有的担当。  韦伯认为,理性是将现代从传统社会当中剥离出来的重要力量,瓦解了传统社会的宗教图景,促使现代社会走上“自我确证”,为自己确定规范的道路。现代社会于是确定了“主体性”这一现代的原则,并且在“合理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优越性所在。主体性将人从神的庇护下解放出来,使“自由”与“反思”成为现代人的两大思想武器。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现代性亦

3、是现代社会的危机潜伏之处。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逼迫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转变。1、主体性的困境1.1主客体的二元对立  主体在把握自身以及把握外界的时候,将世界作为客体加以审视,并使自己对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得以合理化。在社会活动领域,人有自证合法性的要求以及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但是突出主体性的人将他人视作客体,同时又时刻处于被他人视作客体的危险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紧张对立。在政治领域,统治者也有命令必须得到服从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实现的程度依存于服从命令的一方对统治的正当性的认同程度。这同样带来一种紧张关系。1

4、.2一体化社会的分裂  主体性不仅使理性自身,还使‘整个生活系统’都陷于分裂状态。[1]主体性的反思原则打碎了传统社会的一体化,认知理论、审美、道德实践问题依据不同的内在逻辑实现合理性,确定各自领域的价值标准。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依此形成大相径庭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自矛盾。[2]现代人遭遇了自然与精神、判断力与想象力、知识与信仰的对峙。自由、反思的主体再难以回到一体化的过去。民族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赋予现代社会一体化的任务,但是民族自由作为一个集体概念与社会成员的个人自由和国家公民的政治自律依然发生了冲突,这

5、三种自由相互处于分离的状态,并且相互竞争[3]。1.3工具理性的泛滥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不得不以他人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无论是行动、思想还是观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照效用、效率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理性变成了单纯的工具。观念被看作物件、机器。语言已经降低为只是现代社会的巨大的生产装备中的一个工具。[4]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工具理性所笼罩,主体最终必须臣服于有目的的秩序而陷入千篇一律的功利主义氛围中。2主体间性的突围  客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恢复一体化的社会图景,主体间性是一个积极的努力。主体间性试图用交互主体性取代单一主体性,

6、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相互理解来化解主客体间的压迫关系,用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2.1理想的人际状态  理想的人际状态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认,彼此存在高度认同感。但是主体若从以自身为中心的理性出发,那么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压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斗争。主体间性要扬弃主体性的首先是主体间性承认他者作为主体而存在,承认他者的自主权利应该得到珍视。主体间性意识到对他人所要求的合理的共同的生活结构的破坏终将影响到每一个人自身,意识到他人存在的分裂即是对自身存在的否定。因此,主体间性从他者的视角出发与作为互动参与者

7、的自我建立起联系,要求主体之间必须学会接受使用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称的视角,在行动的立场上使这些视角相互转换。他者的视角促使不同主体穿透彼此之间的强硬立场,在要求自己自由行动的同时又必须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对他人有利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彼此之间达成一种客观有效性的共识。在满足他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自我为他人所认同,与他人达成思想的共鸣与矛盾的和解。2.2主体间性的实现方式  主体间性的实现方式是经由交往与对话达到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生存环境的局限与束缚时,要通过关于彼此需求的对话,来决定彼此的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

8、目标。主体间的对话不仅对认知领域的真实性、对道德实践领域的正确性提出有效性要求,同时也对主体间交往的真诚性与正当性提出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