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
2、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教学难点1、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教学措施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3、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4、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单元教学准备
3、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春/朱自清2课时济南的冬天/老舍2课时雨的四季/刘湛秋1课时古代诗歌四首1课时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2课时单元备课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苦,精心呵护自己的故事,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一平常的小事,表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散文诗二首》的作者泰戈尔和冰心都抒写了子女对母亲的爱,他们分别借助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与母亲
4、之间的亲情,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据理力争的儿童形象。单元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会其深刻的含义。2、掌握情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的方法。3、体会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4、掌握插叙、倒叙的写作方法。5、感悟亲情、友情。教学重点1、掌握情感
5、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的方法。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感悟亲情、友情。教学难点1、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会其深刻的含义。2、体会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措施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3、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4、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
6、的文章。5、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要做到准确,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应进行多角度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思考、感悟文章,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家庭矛盾,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和训练我们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单元教学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秋天的怀念2课时散步2课时散文诗二首1课时《世说新语》二则2课时写作学会记事2课时综合性学习有朋远方来1课时单元备课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时有关童年学习生活
7、的课文,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主要是回忆童年,童真童趣;寻觅旧影,人生感怀。重点学习学习默读,侧重保持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速度。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呵成读课文,可以使用猜读法和跳读法,把握基本内容,了解课文大意。重视初读体验,学会抓要素,抓关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乐园之乐与读书之趣(第三题);小时候的鲁迅与写作时的鲁迅(第五题);写作技法:描写,叙事,过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百草园,也有一个充满复杂情绪
8、的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教学重点感恩莎莉文老师:开启智慧与再塑生命;追寻心路历程,体会作者情感;内容的照应与心理的表达。《窃读记》把握快乐与惧怕交织的矛盾心理,孩子的小心思;好学的精神,人间的关爱;精巧的布局谋篇(悬念、顺叙与插叙、前后对照营造张力)《<论语>十二章》读书求学,修身立德;掌握常用词语,诵读揣摩;积累成语。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侧重保持感知的完整性。2、养成不出声,不分心,不停顿,一气呵成读课文的习惯。3、练习猜读法和跳读法。4、学会把握基本内容,了解课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