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

ID:23258684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_第1页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_第2页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_第3页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_第4页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程主义与批判理论

2、第1内容显示中 8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由于马克思话语霸权的需要而空降中国的时候,催生了一个以汪晖、甘阳等中青年学者为代表的新左派,并且在90年代与以李慎之、徐友渔老一辈自由主义的争论中脱颖而出。尽管汪晖、甘阳、韩毓海等新左派干将并不承认自己就是自由主义所指的新左派,但他们在理论和观点以及论证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却有目共睹,使之无法否认他们与法兰克福学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新左派喝法兰克福学派的奶水长大,以极权打手的身份,在对自由主义的口诛笔伐中成长壮大,在国内新老自由主义相继失语和流放后,找到了全新的舞台。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

3、体制外论战落幕后,经济学领域,以萧灼基、厉以宁为首的体制内寄生学者把新左派的思维方式继续扩大化,并逐步常据了话语权,张五常、胡鞍纲等经济自由派学者的主张仍然只是体制外花瓶。徐友渔说90年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争论的成果,喧嚣大于学术,攻诘多于宽容。其实不然。90年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争论,表面上已经结束,但实质上外化为经济学领域的争战。同样,由于新左派服务极权的本质没有变,经济学领域,体制内寄生学者在极权的支持下也成功攫取了经济学领域的话语霸权。我这样说国内的经济学新左派未必赞同,他们一定与汪晖、崔之元、甘阳一样否认这种指责,但他们关于经济学的知识,与

4、90年代的新左派如出一辙,都是把西方的理论直接横移至中国,都是把对中国问题的诊断归结为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诊断,都是以维护极权为最终目的,并在体制内寄生,得到实惠。其实在90年代论战中,自由主义阵营中就有秦晖、何清涟、刘军宁等经济学学者,只是他们每个人所论述的侧重不同,何青涟侧重于对现有经济秩序的批判与反思,秦晖、刘军宁则侧重于对现存社会秩序批判之后的经济学、政治学的自由主义重构,只是他们未与这些体制内寄生学者正面交锋。回顾这场实质上还没有结束的论战,其实是成果颇丰。非经济学新左派(区别于萧灼基、厉以宁等经济学新左派)主要传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兰克

5、福学派,但他们并未完全把握法兰克福学派的真谛,他们最多只能算是法兰克福学派干将马尔库赛在中国的代言人,但马尔库赛是不了解中国的,所以朱学勤指出新左派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到底什么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真谛?是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详尽解说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特征。他说,传统理论对现存社会持一种非批判的肯定态度,总是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秩序之内,把现存社会秩序当作一种固定不变的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社会秩序为己任;批判理论对现存社会性持一种无情批判的否定态度,总是力图站在现存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

6、认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并努力揭示现存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自觉地以批判现存社会秩序为己任。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真谛,也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基石,我把它叫做“法兰克福刀”。无论是马尔库赛,抑或是弗洛母,都无不以霍克海默所定义的批判理论为起点,然后运用自己的方法,发展出不同的理论。依据霍克海默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喝法兰克福学派奶水长大的中国新左派,与西方喝法兰克福学派奶水长大的西方左派不同,中国新左派的理论,竟是彻头彻尾的传统理论!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他们的确从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得到了实惠,他们把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直接横移到中国,并且不分青红皂白的把

7、法兰克福刀乱抡一气,使得他们在与自由主义的论战中脱颖而出。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真谛,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进行社会批判的起点和基石,它首先是一种对现存社会秩序加以拒绝、加以否定和加以批判的态度,失却这块石头,“法兰克福刀”抡得再高(譬如说汪晖标榜自己批判的视野是国际的而非仅仅国内,即后现代批判,暗示自由主义目光短浅),抡得再圆(如甘阳以平民代言人的身份公开指责自由主义为贵族立场),新左派也改变不了自身的鹰犬本质。自由主义的失败,除不为现存极权所容忍的原因之外(例如《方法》被查封和何清涟的出走),还在于自由主义的理论缺乏统一性。一个理论要成熟,必须

8、有完整的命题。依据批判理论,一个完整的批判理论应包括:1、批判的工具(武器);2、批判的方法;3、批判的对象;4、批判之后的重构。只有解决了这四个命题,批判理论才能称之为完全的理论。马尔库赛和弗洛母分别建设了自己的理论。他们批判的武器是否定的辩证法(异化),批判的方法是心理学和社会学方法,批判的对象是当时的资本主义,批判之后的重构是乌托邦(健全的社会)。在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朱学勤指出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之一是批判的对象的不同,即所谓对基本国情的判断不同,“新左派朋友认为中国已经卷进了全球化,资本主义在中国已泛滥成灾,主要的抵制对象应该

9、是外来的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入侵,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近代西方左派批判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的丑恶描绘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必须批判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