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拱桥发展综述》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拱桥发展综述赵辉(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概述了拱桥建设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各类拱桥的施工和发展,展望了未来我国拱桥技术的发展。[关键词]拱桥;建设;发展;ToexplorethedevelopmentofarchbridgesZHAOHui(DepartmentofCivilengineering,EastChinaJiaoTong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13,China)[Abstract]Providesanoverviewofthedevelo
2、pmentofthearchbridges-buildingprocess,abriefintroductionOfthevarioustypesofarchbridg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andlookforwardtothefuturedevelopmentofChina'sarchbridges[Keywords]archbridges;construction;development;拱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式,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就是体现我国古代建桥水平的杰出代表。近年来,随着建
3、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我国拱桥的修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多座创世界纪录的桥梁已建成或正在修建。拱是桥梁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之一,已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社会的进步、材料与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拱桥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已有的拱桥是未来设计的唯一借鉴,因此对已建桥梁进行评价是桥梁设计研究的最主要内容。桥梁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应建立在前辈的思想与实践基础之上,根据当代材料、分析手段和施工技术的可能性进行探索与创新。当然土木工程的进步,除了科学知识与经验外,技术人员的创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拱桥按拱肋的材料可分
4、为烤工拱桥、混凝土拱桥、钢拱桥及钢一混凝土组合拱桥。受自重和经济性制约,污工拱桥难以向更大跨径前进。随着钢材制造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高强轻质合金钢,钢材的进步使钢桥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从经济角度来说,在现代大跨拱桥中,钢筋混凝土拱桥与钢一混凝土组合拱桥是最具竞争能力的两种桥型。近年来,随着高强混凝土材料的出现、施工方法的进步,混凝土拱桥的跨径在不断增大,在某些条件下与梁式桥和斜拉桥等桥型相比愈来愈有竞争力。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已修建5座跨径超过300m的混凝土拱桥,其中跨径最大的是420m的中国重庆万州长江大桥,其次
5、的是克罗地亚于1979年建成的主跨径为390m的克尔克一号(Krkl)桥。万州长江大桥采用的是预埋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分段分环浇注方法,充分发挥了组合截面优越的受力性能。这种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该桥的建成对于混凝土拱桥的长大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拱、墩构件以及轻质的上部组合结构中,对于大跨径拱桥减轻自重是非常有意义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拱桥中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塑性性能,同时混凝土内填于钢管之内,增强了钢管的管壁稳定性,使
6、其稳定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钢管混凝土材料应用于以受压为主的构件中,较之钢结构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其极大的优越性。中国已修建了大量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径已达到46Om(巫山长江大桥)。1拱桥的受力特点拱桥的静力特点是,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拱脚不但有竖直反力,而且还有水平反力,而拱的弯矩则一般很小。通过合理的设计,拱轴主要承受压力,而弯矩和剪力均较小,因而使得拱桥的跨越能力比一般梁式结构要大得多。按照拱桥墩台是否承受水平力,可分为有推力拱桥和无推力拱桥(系杆拱桥);按照拱圈内是否设铰,可分为无铰、两铰和三铰拱桥。2石
7、拱桥的发展石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一种桥型,它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其经久不衰的交通作用。作为我国传统的主要桥型之一,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江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2.1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即公元605年至615年间,前后修建了10年。它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横跨洨河南北两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大桥全长50.83m,宽
8、9m,主孔净跨度为37.02m。全桥全部用块石建成,共用1204块块石,每块石重达1t。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它以首创的敝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在中外桥梁史上令人瞩目,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