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

ID:23223826

大小:78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5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_第1页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_第2页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_第3页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_第4页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格考试]劳动卫生学word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卫生学案例:某工厂1976年7月开办一个车间,由177名家属工利用当地矿石资源,土法生产石英粉。至1981年3月止共生产石英粉1300吨。该车间且干法作业,将大块石英石在车间外用水洗净后搬进高2.5m、长10m、宽4m的屋内,10~20人一起将石块用土法碎成小块后过筛、分类、装入库。车间内无任何防护设备。1981年4名工人(工龄17~29个月)先后因气急、咳嗽无法工作,经治疗无效于一年内相继死亡。死者家属要求厂方赔偿。当地卫生防疫站测定了该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竟高达500mg/m3,超过矽尘卫生标准250倍。

2、即对其余173人摄胸片,诊断为矽肺Ⅰ期者5人,Ⅱ期1人,其余在肺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于是命令该厂关闭这个车间,并对患者进行综合处理和治疗,对死者家属给予抚恤。但该厂石粉车间所取得的利润,还不够处理这100多人的各种赔偿和医药费用的开支。这个案例提示什么问题呢?以上仅是医务卫生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的一个例子。事实上,医务卫生人员经常要遇到这类问题,因此他们必须有能力去识别和处理各种与环境污染及与工作有关的健康问题,并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第四章劳动条件与健康良好的劳动条件对健康有利,不良的劳动条件则可

3、损害健康,甚至可致职业病。因此:1.首先必须对不良劳动条件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以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2.其次是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尽早康复劳动条件包括:①生产工艺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改变;②劳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比例等;③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第一节职业性

4、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和产生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和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膏(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1)生产性毒物:各种生产性毒物可以多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粉尘、烟或雾)及各种形式(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存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锰、磷、砷

5、、硫等;②有机溶剂:如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③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前者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后者常见的有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等;④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等;⑤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三硝基甲苯及苯胺等;⑥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如氯乙烯、氯丁二烯、丙烯腈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水泥尘、煤尘、各种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②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③噪声、振动;④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

6、可见光、射频辐射、激光等;⑤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3.生物因素①细菌:②病毒:③霉菌:(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过度紧张,如驾驶员。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4.个体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发音器官过度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膏1.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人机因素是指:劳动者、机器设备和工作环

7、境三者之间彼此协调配合的关系。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造成职业性损害必须具备的条件:个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如下图所示个体职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作用条件包括:①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或使用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②接触方式:职业性有害因素经呼吸道、皮肤或其它间接途径进入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损;③接触时间:每天或每周,甚至一生中累积接触的总时间;④接触的强度(浓度):后两个方面是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所产生职业性损害

8、的机会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方面:①环境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要求;②职业卫生服务:如劳动者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的定期体检,以及建立健全健康档案,都有助于早期发现职业性损害;③个体感受性:④行为生活方式:第二节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职业性损害: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系统损害:一、神经系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