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23504
大小:4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5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教材分析黄庄中学吴云内容提要n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n单元编写思路与课文结构n关于教学建议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按照《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我们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学习目标做了规定。(1)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标准》的要求是:“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对于能力培养目标方面,《标准》的要求是:“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
2、“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即“理解”的层次,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习阅读和整理历史材料。第二,“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这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而呈现出的一种发展性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第二部分单元编写思路与课文结构(一)教材概况本册书共分为七个单
3、元24课。每课课文基本由10个部分组成,包括导入框、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其中2课为活动课,还有三个单元拓展。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两条主线。两条主线虽互为表里并呈现出相互缠绕交叉之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的发展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二)教材内容介绍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单元主题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
4、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教材依据课标,紧紧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取舍。对一些知识点的选择角度也不同于以往,而是根据学习主题而有所侧重,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中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的选取。2、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事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我设计了
5、这样的探究题: 2007年10月,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召开了“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会上,圆明园古建修复事项成为热议话题。对于历经劫难的圆明园,有人主张修复,有人反对修复,主张维持现状,给民族留下反思的镜子。你认为该不该修复,为什么?通过这个题目的设计启迪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奋起直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事实。(4)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
6、》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的关系。(5)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3、教学活动建议(1)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2)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1、主题解读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
7、领导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军事、民用生产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这是一个持续的、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过程。2、注意问题(1)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知道他们从事的主要活动,认识辛亥革命前后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风云跌宕时期.(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