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98610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铺一铺》教案和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铺一铺》教案和反思[《铺一铺》教案和反思]铺一铺教师:朱永虎指导老师:王茜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铺一铺》教案和反思。2、能够用其他图形和不能进行密铺的图形组合进行密铺,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教学难点: 《铺一铺》教案和反思[《铺一铺》教案和反思]铺一铺教师:朱永虎指导老师:王茜教学目标:1
2、、使学生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铺一铺》教案和反思。2、能够用其他图形和不能进行密铺的图形组合进行密铺,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教学难点:能用两种图形进行密铺创作。教学过程用时观察记录观察思考一、创设情境1、谈话激趣。铺一铺能联想到什么?2、欣赏一组图片,并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3、归纳小结、回顾旧知师:同学
3、们观察的特别投入,那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引导,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密铺:没有重叠、没有空隙、有序(规则))4、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的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密铺,密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铺一铺,共同走进密铺的神奇世界。(板书课题:铺一铺)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位老朋友,咱们来看它们是谁呢? (黑板一一出示六种图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你们猜猜看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呢?2、鼓励猜测、大胆想象,教案《《铺一铺》教案和反思》(..)。学生大胆的发表各种猜测。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4、。师:刚才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些猜测都对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来操作验证吧。(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操作课件中的各种图形分别进行拼铺,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4、汇报结果、展示交流。小组展示验证的结果。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平铺作品,并让学生汇报交流。5、小结归纳、得出结论。总结,并给学生演示拼摆过程。加强对密铺的特点的理解(演示几何画板)从大家拼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组图形中,正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那么,老师有个疑问,这几种图形能密铺,可能和什么有关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与线段有关,这
5、点要及时鼓励,主要引导说出与拼接点的角度有关)三、综合运用、创作设计。1、谈话牵引、激起激趣。同学们能不能给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找个朋友和它一起进行密铺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密铺,探索了密铺,接下来就让我们动手创作美丽的图案吧?在座的小设计师们,用你们手中的图形的2种来创作一幅美丽的密铺作品吧。2、动手实践、自由创作。3、展示欣赏、交流感受。四、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埃舍尔密铺图形,感受密铺的魅力,并总结。教学反思:对于该节课,由于学生并未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而教材的第二部分内容便涉及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的复习,所以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
6、处理,将这块内容暂时舍去,而主要将密铺这块内容凸显。与此同时,目标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学的难点由计算密铺作品中每种图形所占的面积转向了探索密铺的条件。该堂课我首先由搜集到的生活中的一些密铺的图形展示给大家,以此帮助学生复习已了解的密铺知识,从直观上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接着我向学生展示7种图形,提问如果只用一种图形,哪些是可以密铺的。引导学生猜测和想象,再通过铺一铺等操作活动进行验证并获得结论。然后我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密铺,加深学生对密铺特点的理解,并为学生探索密铺的条件做了铺垫。紧接着由学生为不能单独进行密铺的图形找个“朋友”进行组合密铺,感受密铺所需的条件。再者
7、,学生思考几何图形可以密铺和什么有关,在学生充分思考下再利用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对密铺的条件从口语化的表达到数学化的概括,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最后由学生利用2种几何图形进行密铺创作,深化对密铺的理解,并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和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中感受密铺的魅力。整堂课中,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a)我在教学用语上仍需改进,喜欢重复学生的话和评价用语的单调是比较大的弊病,这点我需要好好的加强。b)在多媒体的应用上,尤其是投影仪的使用,还需学习c)课堂提问的深度不够,尤其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可以追问一些问题。这里尤其要感谢王茜老师对我的指导。《铺一铺》教案和反思2 第
8、2篇教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