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ID:23195830

大小:14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05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_第1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_第2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_第3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_第4页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小霞11080302161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读书笔记一、出处:江荣海:《屮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研究综述江荣海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长期从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教学或科研工作。其《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是把巾国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为神权、儒家、法家、道家、佛学、实学、改良、革命九个专题,围绕着这些思想的源流、实际内容、演变脉络、历史影响等儿个方而进行讲述。由于屮国政治思想时间跨度比较大,范闱广,加上了解这些思想

2、有助于掌握屮国政治的发展脉络,所以关于中国政治思想的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_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主要内容《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一改过去人物传记编年体例为专题式编写结构,主要通过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地位的儿大家思想的分析来理清屮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祌权政治思想即是用祌意来论说政治统治正当与否的思想,将人间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一概说成超自然的‘天意’或‘天命’的结果。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王道仁政为核心,在认识K众和处理与

3、民众的关系上主张民本,以屮庸方法处理社会问题,以及力了获得一个稳定的社会提出天下一统思想并且将人类理想社会描述为大同社会。法家学派以人性恶为出发点,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为君主专制和独裁服务,通过奖励耕战解决社会矛盾。将道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创造期,综合期,因袭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提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佛学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通过卫佛反佛争论中的华夷、神形之辩深化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宋代儒学分力理学、心学、功利学,主要讨论以4性与天道’为中心

4、的哲学问题,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认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为宗法、分封、井田以及推行仁政。明清之际社会批判思想主要坚守儒学立场反对宋明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疏学分。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想面临的背景是西方的入侵,改良思想家提出了向两方学习,从学习经济、科技到学习整体乃至文化教育以达到富国抵御外侮的目的。中国革命思想自古有之,包括汤武革命论、宗教革命论、素王革命论等,到了近代,通过改良派和革命派之间的争论加强了对中国应建立陈小霞1108030216国政2班2什么样的政体的思考

5、。三、分析与评价(一)、以儒家想为主的各家思想兼收并蓄的结果及其演变儒家思想作力屮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其影响始终贯穿于屮国古代社会,即使到了现代,其中的某些观点还在影响着许多人。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得不了解儒家思想,尤其是其政治思想。诚如史家司马谈所言:“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屮国政治思想总体上看可以以儒家的思想与道家、法家等主要思想间的相互竞争、互相吸收、融合发展为主线,间或有一些在某个吋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巾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6、就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探宂。唐君毅曾说:“中国先哲言命之论,初盛于先秦。孔子言知命,墨子言非命,孟子言立命,庄子言安命顺命,老子言复命,荀子言制命,《易传》、《中庸》、《礼运》、《乐记》言至命、俊命、本命、降命。诸家之说,各不相同,而同远源于《诗》、《书》中的宗教性之天命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这个大背景下的中国,统治者阶层总是想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來达到维护统治、论证政权合法性的目的,通过对神的崇拜神化了当时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秩序。中国古代的神权政治思想便是一个代表。从罢黜百家开始,儒家以王道仁政为主要

7、p、j容的伦理政治思想一直延续到近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汉代儒家形成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大类,但由于经学的烦琐和僵化,出现了以解放和简要为主要特制的玄学思潮。玄学实际上也是在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使儒学受到了严重挑战的背景T援道入儒、儒道融合的产物。到了近代,由于西学的传入,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情况。我们汄为,道家政治思想是一种“自然主义政治观”,道家学说的共通思路是体验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然后把这个“道”推衍到社会与人类,这种“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方式是以“自然”为根柢的。其中,道家最

8、主要的无为的思想也为儒家所接受,孔子闩:‘‘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论语.卫灵公》)。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老子和孔子代表两种路向,儒道互补是屮围政治文化的基本趋叫和格局。冯友兰就认为:屮国的两个主要趋势是道家和儒家,“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有时同一轴杆的两极”(冯友兰:《屮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而佛教一方面自身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与儒、道等思想流派在对抗屮开始渐趋融合。在屮国传统社陈小霞1108030216国政2班3会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