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

ID:2318096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_第1页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_第2页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_第3页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_第4页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别让游戏“游戏”了语文  公开课上,张老师在教学《春笋》一文时,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伴着录音机里播出的雷声、雨声、风声和轻音乐,学生们做着睡觉、醒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等动作,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做了一次之后,许多学生还嫌不够过瘾,要求再做一次。为了满足学生的“意愿”,张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着学生们的认真表演,张老师满怀激情地说道:“春笋们醒来了。它们冲破了厚厚的泥土,掀翻了沉重的石块,一个一个,冒出来了,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在张老师的激情“感召”下,学生们要求再来一

2、次表演。而张老师呢,也不拒绝学生们的要求,他又安排学生开始了第三轮的表演……  课后评议时,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表现非常满意,部分老师也对张老师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他们认为张老师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品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再现文本所创设的情境,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语文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要达成,有规范的路径要因循,有科学的策略要遵守,却

3、又是不可置疑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旦盲目地逐新舍“规”,求异弃“正”,甚至跨越了语文教学的边界,突破了语文教育的底线,语文课也就难以避免地变成四不像的5“边缘课”。  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课堂自主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自然应该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借助有效的师生互动促成精彩的教学。可是,作为有独立认知的语文教师,我们也不能放弃语文教学的底线和原则,无条件地听从学生的“指挥”,更不能“丧失”自己“教”的主体身份,将“语文人”的职责迷失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模糊认识中。应该说,那种以为只有

4、学生“充分”参与了的课堂活动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认识是偏颇的,也是有害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基于这样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咬定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根本目标不放松,引领学生经由语言文字这一路径,走进文本深处,以获得文化的熏陶、思想的浸润和精神的滋养。至少,不能舍本逐末,让学生在无节制的游戏中“享受

5、”并满足于浅层次的愉悦感,以致将语文教学引入歧途。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获得的强化应该是正向的,但又不该过度,能够变“强化”为“优化”最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真正指向文化、思想、精神领域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类语文”却“非语文”的演练。如果将学生的语文活动停留在“身动”的层面上,让他们完成没有“心智”参与的游戏似的“盲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必然会有名而无实。5  语文教学不能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虽说所有的学习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游戏活动,语文课堂上也不应由教师一本正经地讲授说

6、教,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生成对语文的厌倦,但语文课不等同于艺术表演课,游戏也不应该成为语文课堂里的主角。语文课堂里的游戏不仅要能化解学生的学习厌倦,还应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倘若偏离了养性怡情、启智润心这一终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就会被游戏推向语不语、文不文的尴尬境地,甚至沦为游戏的对象。  教学贵在创新,但所有创新都不能背离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宗旨。像张老师那样,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并且在“重感性体验”的学生提出“非理性要求”的时候,不加辨析地予以满足,虽然不能说旁落了一个语文教师的

7、职责,但却也让语文课失去了润人无痕、育人无形的语文味。尤为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张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学规规矩矩的语文,规规矩矩地学语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让“初识”语文的他们“发现”语文学习无非就是做做游戏,那这一开始的语文课带给他们的,将会是有害的影响更多。  从根本上来说,语文课堂上游戏类的“擦边”活动,是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理解肤浅、对语文新课改认识偏颇所致。当下的语文教学花样迭出,流派众多,有着极富媚惑力的诸多“春色”。教学方法和解读手段的群峰并起,使得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虚假的繁荣。只是,表面

8、上的“繁盛”5带给学生的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结果似乎不像我们一厢情愿所想的那样激动人心。而对于定力不够的语文教师来说,想不受模式诱惑,不为流派影响,在鱼目混珠的理念袭扰中守定语文教育的本真,在迷心乱智的课改大潮中握住语文教学的命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让学生活动起来不仅有“生本”理念的支撑,还可以让课堂里有极富感染力的讨论声、激辩声和喝彩声,使平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