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

ID:23167351

大小:6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5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_第1页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_第2页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_第3页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_第4页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内容提要:海德格尔的《同一与差异》、德里达1990年代以后的著述、以及西方学界近年编辑出版的有关文献,始终潜在着一种“差异”与“他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其中可能蕴涵的意义,在西方常常是从神学的角度予以读解。本文也认为: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关论说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极为深刻,然而如果缺少神学的解说,则很难把握其中的根本意蕴。关键词:差异延异词语事件全然的他者语言的他者[Abstract]Apotentiallogicframep;DifferencebyHeidegger,severalentsbysomephilosop

2、hersandtheologianscouldbeinterpretedastherelationof“difference”and“otherness”,inologyhasastrongimpactonthecontemporaryliterarystudies,butitisalmostimpossibletograspitsinsightunlessunderstandingthe“difference”and“otherness”assomethingreligious.[KeyartinHeidegger)《同一与差异》一书中被专门设为一节,他在《什么是形而上学

3、》第五版(1949)的前言中也曾提到“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神学性质”(onto-theologicalnatureofmetaphysics)。为什么“本体论”和“神学”可以被拼接为同一个词?对此,海德格尔认为不能简单地断言“形而上学是神学,因为它是本体论”,但是可以将问题转换为“神性是如何进入了哲学”,也就是说“形而上学之本体论-神学结构的根源何在”?在他看来,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同整个哲学史对话”,特别是同黑格尔(G.mediacy)。所谓“不确定”是因为“存在”只能“通过绝对观念得以展示”,或者说“只有绝对之思才是关于存在的真理”;所谓“直接性”则是因为“存在”终究是“关

4、于‘思’的绝对的自我之思”(absoluteself-thinkingofthinking)。如果“关67于存在的真理”既是“直接”切入“绝对之思”、又注定要取道于“不确定”的表现,那么也许只能如海德格尔所分析的那样,“真理总是含有这样的意味:可知的东西本身是通过一种绝对肯定的‘知’而得以认知的”。而黑格尔“将‘思’的超验本质绝对化”,便包含了使二者“同一”的可能。第二,黑格尔还将“思”的问题置于“思”的历史。在海德格尔看来:“他与哲学史的关联是‘思’的、正是因此也是历史的。……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历史的外在性是同理念关联在一起的,是理念之自我外化(self-external

5、ization)的结果。从而外在性(externality)本身也是一种辩证的确定性(dialecticaldetermination)。……对于黑格尔,‘思’的问题本身是历史性的;……只有在‘思’的发展中才能思考‘思’之本身……”。由此,历史的“外在性”与理念的“确定性”也必然是“同一”的。针对上述的第一个方面,海德格尔最终要面对的“存在”仍然带有某种“自明”的性质,但是已无“直接性”可言。因为对“存在”的认知要以某种“绝对肯定的‘知’”为前提,从而被遗忘了的“存在本身”既非任何具体的存在,也不可能同一于“绝对之思”。在这里,“直接性”的“同一”已经被一种绝对的“差异”所

6、取代;而一旦如此,神学的逻辑便隐含其间。正如《同一与差异》一书的英译者所说:“对于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思’都是与存在相关,然而黑格尔的存在是‘绝对之思’对其自身的思索,……‘绝对’成为‘绝对的理念’;……海德格尔却并不追求无所不包的总体性(all-inclusivetotality),他的‘思’试图回复到尚未显示的真理,这一回复使得‘作为差异的存在’(Beingasdifference)存在于‘思’之前,而不是‘思’的对象。”这种不仅“被思”、而是先于“思”的存在,被认为是“跳出形而上学、切入了形而上的根基”。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Barth)对认知关系的描

7、述恰好与之相应:“从根本上说,对上帝的认知……永远是间接的”。海德格尔对黑格尔“存在之思”的进一步解说,同样为神学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黑格尔是在‘存在’之最空的‘空’处(initsmostemptyemptiness)——亦即最一般的意义上(initsmostgeneralaspect)——思索‘存在’。同时,他也是在‘存在’之最完满的‘完满’中(initsfullypletedfullness)思索‘存在’。”从“最空的空处”表达“最完满的完满”,这种思辨逻辑其实已经成为20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典型特征。因此《圣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