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66740
大小:7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5
《研究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生态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须制约在其自我恢复、有机清除和自我净化与有效承载和自我循环所允许的范围内。三是生态环境承载经济系统得以有序运转的发展空间。而地球自然资源存量、生态荷载总量及环境容纳容量等承载力是有限的。 就其不适应性而言,从人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存在维度审视,人类虽然“脱离”自然界而成为其“对立面”,但地球拥有的资源和摘要:在生态环境
2、理由呈现全球化格局的当今时代,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增强中华民族生态意识,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通过环境教育,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对于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生态意识;环境教育;和谐社会;科学发展 1671-0169(2008)03-0031-05 在当今时代,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于贯彻科学发展
3、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生态意识之哲学解读 生态意识亦称环境意识。环境意识首先倡导于西方,英文为“EnvironmentalAentalLiteracy)概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含义接近。当时媒体认为环境污染是环境盲(EnvironmentalIlliterates)造成的,Roth便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概念[1](P86-90)。前苏联学者B.基鲁索夫1983年明确提出“生态意识”术语,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
4、系理由方面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理由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2](P29-36)。这种哲学概括有其学理依据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从生态哲学层面解读现代生态意识,就其实质乃是人类社会存活发展过程中饱尝工业文化负面效应的时代产物。它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导致生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对此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和人类社会作出的反映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所谓的生态意识。它具有如下时代特质: (一)生态意识具有协
5、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 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因此自然界与人既有其适应性的一面,又有其不适应性的一面。 就其适应性而言,在人的生物属性与自然存在作用上,自然界提供了人类存活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生态环境提供着人类社会存活与生活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和立足空间。“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P45)奥德姆在其《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一书中写道:“一般来讲,人类一直致力于从土地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生产资料’,其方式是发展及维持生态系统的早期演替类型,通常是单一的农业经营
6、。但是,人类当然并不是仅靠食物和纤维就可以生活的,他们还需要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平衡比例的大气层、由海洋和广阔植被所提供的气候保护以及文化与工业需用的清洁用水(那是不能生产的)。很多生命循环的基本资源,除了供娱乐和审美需要的资源之外,基本上都是由缺乏‘生产创造力’的土地提供的。或者说,土地不仅是一个供应仓库,而且也是一个家——我们必须生活于其中的家。”[4](P426)人只有在此基础上和前提下,通过劳动把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生产力系统,才能把自然界的“自在之物”转换成人类所需的“为我之物”。二是生态环境承担生产
7、与生活系统向环境系统排放废弃物的容纳空间。环境有吸纳、清除和净化这些废弃物的能力。只是环境系统容纳空间、清除水平以及净化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对其利用必须制约在其自我恢复、有机清除和自我净化与有效承载和自我循环所允许的范围内。三是生态环境承载经济系统得以有序运转的发展空间。而地球自然资源存量、生态荷载总量及环境容纳容量等承载力是有限的。 就其不适应性而言,从人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存在维度审视,人类虽然“脱离”自然界而成为其“对立面”,但地球拥有的资源和能源并非取之不尽,自然界也不会自动满足人类存活发展的各类需要。自然
8、界只提供了人类社会存活发展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仍需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来创造价值。因此作为自然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的对立统一体的人,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就等于建设人的存活发展的自然基础,也就等于建构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相反地,破坏井然有序的自然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人的存活发展的自然条件,也就等于解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基础。 (二)生态意识具有渗透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