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59473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复旦研究所所长:面试录取公平与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研究所所长:面试录取公平与否?面试录取公平与否?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已经过了统一测试和个别面试两个阶段,即将由学校正式公布预录取结果,但有关这次自主招生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一些质疑其公正性的意见相当尖锐。但坦率地说,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意见是出于误解,或者是没有根据的推测,也有的是对公正的不同理解。 首先是招生的范围为什么只限于上海,关于这一点,无非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全国还缺乏统一的、可信的高中生统考统测系统,各地的标准参差不一,校方无法直接确定口试的对象;一是如
2、果让外地的考生也来校参加“海选”,双方的成本都太高。这次上海参加“海选”的有近6000人,如果扩大到全国,大概至少会有6万人以上。试想,这6万人的往返、住宿,加上陪同的家长,花费要多少?结果却只能录取不到300人。如果预先对报考名额加以限制,确定的根据在哪里?而且,正像有些意见所指出的,如果只相信地方上或原学校的推荐,免不了会出现以前保送生中发生过的弄虚作假。当然,在这次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校方肯定会考虑如何逐步扩大到外地以至全国。学校的目的是不拘一张试卷招到真正素质高的学生,本来就不希望限于上海一地。 不过在地区间的
3、差异继续存在甚至相当悬殊的条件下,仅仅要求大学来消除差距既不合理,也无可能。教育是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说,首都及大城市观赏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的机会比中小城市和农村多得多,即使政府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也难以做到机会均等。2008年奥运会,北京的中小学生可能会被组织观看一些比赛,而外地的大学生想看也很难,机会绝对无法均等。怎么办?难道还得由政府提供门票和旅费才算公正? 其次是面试能否保证公正。这的确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这次复旦可谓费尽心机,加上了一道道保险。报名者并不能直接参加面试,而是要经过一次统
4、一测试,已经淘汰了近3/4,应该说门槛已经不低了。170位考官是由全校不同专业、系所,包括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组成,入选者经过培训,并都签字遵守口试纪律,发现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考生要主动回避,为此还安排了20名后备考官。每一位考生的五位考官来自不同单位,是临时组合,考试时单独进行,个别评分投票,互不干扰。考生与考官的组合是当天在公证监督下抽签确定的,事先谁也无法知道。为了防止争议,口试全过程都有录音,必要时可进行复核。何况还有最后一道防线,考生必须在全国统一招考时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线。那些指责面试必定是“黑箱操作”、“滋
5、生腐败”的人不妨看看,这样的措施够了吗?还要怎样做才能保证公正?试想,如果一位考生要弄虚作假,他首先得取得所在高中的推荐,然后要在统考中出线。接着就得保证他能分配到事先买通的考官,但这需要在公证监督下正好抽到那一组,而且至少得买通五位考官中的多数,否则还无法通过投票。同时要使口试的录音符合录取标准,才能经得起可能进行的复核。再加上在7月份的统考中达到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请问,这样的概率有多大? 当然,也有人信奉“没有什么事搞不定”,或者将大学看得一团漆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公正。如果这样,那就不是这次招生试点或面试的问题,
6、而是整体大学或教育体系都不可信,那还有什么可讨论?实际上,如果不相信大多数大学领导和教师是公正的,可信的,那这种大学还办什么?家长和学生还要报考这种学校吗?如果这次试点真像有些人所想的,是为新的腐败开方便之门,如果学校当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几个关系户,悄悄地干就是了,值得这样兴师动众?难道故意要在众目睽睽下搞腐败吗? 另一些人是担心口试的标准无法统一,评分标准会因人而异,甚至因时而异,不如笔试那么“硬”。其实,任何标准都只能是相对的,一定要统一,就只能是最简单的是非题,只有唯一的答案。或者全部由一个人评分,否则就统一不了
7、。但仔细想一下,就是一个人评分,在他精神好时与感到疲倦时、愉快时与烦恼时、开始工作时与连续工作时也都可能标准不一呀!前些年的考题越来越“标准化”,连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的试题也都成了是非题,阅卷的标准固然容易统一,但成绩却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次招生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一张试卷定终身,并且让学生更重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这些方面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是非判断来显示的。退一步说,即使个别考官的标准掌握得不好,但遇到这位考官的概率是均等的,而且不难通过其他同组考官的评分得到弥补。 还有人以为各校自主招生必定导致学校之间
8、标准不一,对学生不公正。这是不了解大学的实际情况,不理解高等教育的规律所致。义务教育带强制性、普遍性,完全应该并且可能做到全国统一标准。到了大学阶段,教和学的成本都很高,必须讲究效率,实行因材施教,发挥学科、学校和导师的特长特色。而且大学的专业和方向分得很细,发展的潜力也很大,招到最合适的学生,才能取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