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

ID:23142643

大小:130.45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04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_第1页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_第2页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_第3页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_第4页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摘要: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导致的农业前沿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本文基于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采用格点搜索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宄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产被门限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技术前沿面与耕地规模呈现同方向变动特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再次成为解释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此外,笔者发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效率损失也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农业规模生产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手段。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耕地规模;门限效应;技术效率中图分类号:F224;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176X(2015)06-0078-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摘要: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导致的农业前沿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本文基于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采用格点搜索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宄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产被门限变量区分为三种

3、机制,技术前沿面与耕地规模呈现同方向变动特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再次成为解释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此外,笔者发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效率损失也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农业规模生产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手段。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耕地规模;门限效应;技术效率中图分类号:F224;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78-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

4、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摘要: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导致的农业前沿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本文基于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采用格点搜索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宄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产被门限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技术前沿面与耕地规模呈现同方向变动特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再次成为解释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此外,笔者发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效率损失也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农业规模生产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手段。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耕地规模;

5、门限效应;技术效率中图分类号:F224;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78-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农业产值从1980年的1922.6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844.7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在农业产出增加464.15%的同时,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投入要素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分别增加11.64%和-11.56%。在投入要素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甚至出现负增长),技术进步成为解释农业产出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此外,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而言,农业技术进步还有

6、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1]。因此,合理解释不同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农业TFP的提高解释了农业产出快速增长的绝大部分[2-3]。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此之后,关于中国农业TFP的研究则关注于制

7、度以外的增长来源。其中,部分研究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测度,如Yao等[4]基于中国30个省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in等[5]对中国1985—2004年23种农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和比较分析。钱良信[6]对1978-2008年中部6省农业技术效率变化进行研宄发现样本期间内中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46,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另一部分文献则关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如石慧等[7]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宄1985-2005年中国地区间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发现生产要素流动是农业TFP波动的首

8、要推动力。lto[8]利用SCD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BC和M技术进步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方鸿[9]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