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29958
大小:41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4
《培养一专多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一专多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一、社会需求对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新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已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战略选择,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在我国推进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2、的上海近些年来反应迅速,不仅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还将“以传统企业为核心,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应用,夯实电子商务基础”确定为新一轮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 上海目前约有2.5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根据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0万名左右通晓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企业中来。新的市场需求,已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新要求:社会急需大量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才。 二、培养具有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合格人才的几点做法 1.确立
3、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技术的迅猛发展常常使人具有今非昔比、时过境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我们确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工商管理以及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科学与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大型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能力,适应网络经济时代、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需要,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现代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现代经济商务管理的高级跨学科复
4、合型人才。 2.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培养方面:坚持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有机结合。如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外语、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理论等;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管理理论、专业新技术动向等;应用领域知识包括了电子商务工程性知识、电子商务的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大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等;人文社科知识则涉及到多学科间关联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等。通过加强基
5、础教学,从概念、思路、技术、技巧多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强化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能力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①分析能力,如学习、抽象、分析、推理、综合、掌握、描述、论证等方面的基础能力。②动手能力,如掌握技能、技巧、实践、编程、操作、设计、应用等能力。③创新能力,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各类竞赛,教师在这些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发现、思考、创新和创造能力。④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独立获取知识、跟踪新技术
6、、研究应用知识的能力。⑤活动能力,加强外语、表达、交际、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社会活动能力。 素质培养方面:配合学主管理,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的培养。在思想素质上,提倡有道德、有爱心、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在业务素质上,鼓励学生具有知识面广、视野广阔、能够合作工作、创新协作、具有钻研精神的人。在文化素质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外语、锻炼文学写作、扩充社会知识。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格和正常的心理素质,具有处于逆境中的承受能力。 (2)宽口径多适
7、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为了形成一个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努力使人才培养具有复合性、开拓性的特点。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他们今后发展的需要,必须认真考虑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重在拓宽专业口径和业务基础,并特别注重学科的整体性以及应用性。为此,我们在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上,把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除了要求学生能
8、较深入地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外,适当设置一些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课程,特别强化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不断要求。 (3)形成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