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

ID:23119697

大小:20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轴对称图形(时)》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轴对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哈拉道口学区中学刘志辉课程名称轴对称(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问题与情景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习新知得出概念1、观察课本中的7副图片,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2、你能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和建筑物吗?3、动手做一做: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

2、一条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2)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确: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寻找对称轴,理解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揣摩思考应用新知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叠的点)叫做。(3)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说个图形的位置

3、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联系:都能沿着某条直线。这条直线是对称轴。(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2)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图形.1、标出下列图形中的对称点2、下面给出的每幅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6分类训练课堂小结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A、1条B、3条C、1条或3条D、无数条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图案是

4、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NB、SC、LD、E5.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B、C、D、学生畅谈收获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在经历了实践、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后,学生能主动、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6称轴。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活动,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的理解。学生动手画图,教师观察、指导。展示学生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在画图中教师应关注:(1)首先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并非要求是轴对称图形)(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几次。学生通过实践、观察

5、,归纳以上四个小活动中所得到的图形之间的公共点,教师给予引导、纠正,并给出完整的归纳。在学生归纳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是否找出了上述图形的共同点;(2)叙述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活动2:问题: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做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教科书第40页例1.提出以下思考问题:(1)△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2)△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3)在△教师逐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思考分析,学生尝试作图。师生共同总结作图方法及步骤,通过折叠的方法加以验证。在上述基础上,归纳出做一般平面图形的方法。在学生作图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6、1)在△ABC上,取的是否是A、B、C三个顶点;(2)是否掌握了做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3)尺规作图是否规范。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经过折叠验证,让学生感受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归纳,让学生掌握做一般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练习、实践,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教学效果。6ABC上,取哪几个点做出其关于l的对称点?(4)如何做一个已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课堂练习:教科书第41页练习第1,2题。活动3:欣赏和设计: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学生先欣赏轴对称图案,然后自己设计图案。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在学

7、生设计图案中,教师关注:(1)是否每个学生在动手设计;(2)设计方法是否正确;(3)设计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欣赏美中去感受美,创造美。及时展示学生作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并通过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四:(1)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作业:①教科书习题12.2第1,5题;②探究教科书第42页提出的问题及教科书习题12.2第8,9题。学生自己总结,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