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566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巧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现象和结果来认识世界认识知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贵州省去年刚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这种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要达到这个要求就更离不开实验的支持。《新课标解读》指出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能解一些物理习题,基础物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1]。这都提醒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更
2、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评价方式还是单一的,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大搞题海战术,实施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醍醐灌顶”式教学,弱化大纲所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甚至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2]。5 《新课标解读》指出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
3、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基础物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这都提醒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通过实验情景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比重加大,实验题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探究性。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过实验探究全过程的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答题。 一、用看似平常的实验巧妙设问,培养学生因果推理能力 现行的教科书中已经为我们教师设计好了许多演示实验,很多教师往往都是这样照搬。在物理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验过程的适当时机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
4、的因果推理能力,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如演示课本实验“物体的微小形变”用手捏厚玻璃瓶,厚玻璃瓶是否会发生弹性形变后,细玻璃管的液面会上升。此时可以增设问题:玻璃细管中水柱升高的原因仅仅是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变吗?也可能是瓶内的水受热膨胀,那我们又通过什么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演示实验后,创设问题,学生们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因果推理能力。使演示实验从单一的观察现象模式,发展为探索规律、启迪思维
5、和能力培养的多元型结构。 二、巧用对比实验,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5 生活史多种多样的,而物理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系统学习物理知识之前,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物理实验得出正确的物理概念。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对比实验,不但能赋予学生丰富的物理表象,而且能通过感官的刺激,唤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及对物理问题的深入探究,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教材为大家提供的实验方案却往往着眼于单层面的实验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对
6、比实验,让学生从多层面、全方位地认识物理规律,丰富他们的思维。 案例: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建立正确的自由落体模型,我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先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本教科书和一张与树同大的纸片,结果书下落得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就大胆认为:重物下落得快。教师再取一张纸片,剪成大小不同的两张,将其中一张小纸片揉成纸团,再次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纸团和大纸片,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得快。学生又据此得出结论:轻物下落得快。通过对比实验,展示了物体重量和下落速度之间关系的矛盾,为进一步探究矛盾的根源创造了条件。学生认真
7、分析得出:阻力对物体下落有影响,阻力越大影响也越大;阻力相对重力越小,则影响越小。接着做“牛顿管”实验,将管内抽成真空后则可以看到羽毛、铁片等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通过羽毛和铁片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关键性的结论:如果没有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的快慢都相同,物理上将这种运动定义为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就自然生成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实验对比,在解释中使学生学会比较、应变与迁移,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8、培养了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 三、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与生俱来的就有好奇心,而且这种好奇心会伴随事物的惊险性刺激性而增加。案例:教师在讨论"惯性"这节课时,这样引入:用一块大石头(约20千克)压住左手(最好用毛巾垫着),用右手举世起一个铁锤(约2千克),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如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