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ID:2308375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第1页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第2页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第3页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第4页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李永民贺金罗飞常鸿【摘要】  目的观察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毒性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采取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糖平煎大、小剂量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血糖(FBG)、血脂(TG,TC,HDL-C,LDL-C)、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变化。结果大、小剂量糖平煎治疗4周,和模型对照组比较,FBG,FINS,TG,TC,LDL

2、-C显著降低,而HDL-C,IAI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糖平煎可以减轻T2DM大鼠糖脂毒性,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毒性脂毒性糖平煎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发病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而T2DM时持续存在的“糖毒性”“脂毒性”是IR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前进行的动物实验证明了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流变、微循环有良好治疗作用

3、[1],本实验进一步观察糖平煎对T2DM大鼠糖脂毒性和IR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1材料  雄性模型[2]。选择T2DM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糖平煎大、小剂量组,每组10只。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给药,大剂量组每日给药7.2ml/kg,小剂量组每日给药3.6ml/kg(加入3.6ml/kg蒸馏水),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给7.2ml/kg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4周。  2.2指标检测实验结束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按照各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采用酶法测定FBG、血脂;采用放免

4、法测定FINS;采用李光伟法[3]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Ln[1/FBG×FINS](Ln:自然对数)。   2.3统计分析组间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以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糖平煎对大鼠脂毒性影响见表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TG,TC,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糖平煎大、小剂量治疗4周后,可明显降低TG,TC,LDL-C,明显升高HDL-C,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糖平煎对T2DM

5、大鼠以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的脂毒性有良好改善作用。  表1糖平煎对T2DM大鼠TG,TC,LDL-C,HDL-C的影响(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2糖平煎对大鼠糖毒性和IR的影响见表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FBG、FINS明显增加,IAI明显降低。糖平煎大、小剂量治疗4周后,可明显降低FBG、FINS,明显提高IAI,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6、。表明糖平煎对T2DM大鼠有良好的降低FBG,FINS作用,对IR有明显改善作用。  表2糖平煎对T2DM大鼠FBG,FINS,IAI的影响(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4讨论  课题组认为T2DM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淤阻络、脾虚肝郁”,“脾虚、肝郁、痰淤”在T2DM病理及其并发症中有着重要意义。治疗上从“脾”论治,强调“滋阴兼益气”“化痰必和血”“健脾需调肝”,拟方“糖平煎”,由黄芪

7、、山药、苍术、元参、黄连、桑叶、丹皮、僵蚕、荔枝核等药组成。方中黄芪配山药、苍术配元参为北京名医施今墨经验。黄芪、苍术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山药、元参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黄连清热燥湿;丹皮活血凉血;僵蚕化淤通络;桑叶散热平肝;荔枝核疏肝理气。全方甘苦凉润,清热泻火而滋燥生津,活血凉血而益气淡渗,临床治疗T2DM、改善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黄连小檗碱有胰岛素增敏、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糖原异生,有利于降低高血糖;桑叶中含有脱皮固酮、芸香苷、槲皮素,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荔枝核中含有α-(亚

8、甲环丙基)甘氨酸可以使血糖下降、肝糖元降低,以及黄芪多糖、薯蓣皂苷、苍术苷、丹皮酚等活性成分均有降血糖作用。  “糖毒性”是指持续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全身众多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持续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损害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下正常促进INS分泌的反应,加重INS的分泌异常乃至分泌缺陷,加重受体后水平的缺陷导致IR。对全身组织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影响,许多蛋白在高糖环境中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