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28325
大小:44.41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03
《数学第十册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数学第十册教案(一) 课时安排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数的整除20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
2、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3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6课时左右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1课时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
3、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2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旧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的概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和验证。 教学要求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
4、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
5、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
6、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
7、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