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

ID:23026799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3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_第1页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_第2页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_第3页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_第4页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 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教育公平诉求的审视教育公平诉求的审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公平诉求的审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尊重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平等性使每个人都具有被尊重的正当要求,而且尊重的基础在于人性的价值优先性,尊重作为主体的态度,不会因为个人的才能、成绩、相貌、家庭背景等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有所差别,必须获得公平的对待。因此,教育公平与尊重是内在关联的。尊重赋予教育公平在教育活动领域的确证。向他人表示尊重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每个人摘要:教育公平的诉求内含着人性的根基和社会的道德意向,既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也要求着社会的

2、规范。在微观教育活动领域,教育公平意味着对作为理性存在者平等人格的尊重和人性尊严的维护;在中观教育事业领域,教育公平總是通过制度得以实现,其的规范便需要通过正义的教育制度维护教育主体的权益和尊严:在宏观社会领域,教育的不公平源于社会的不公平,并引发不公平的代际延续。其矫正在于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群体身份予以承认而免遭社会排斥,从而使其后代子女免遭校园侮辱和心理伤害。  关键词:教育公平;;制度;身份;承认  1672-4038(2013)11-0043-06  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有着深刻的人性根基和社会的道德意向,内在

3、地包含着对教育的关涉。一般说来,教育包含着三个不同的涵义:在微观领域将教育视为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在中观层面将教育理解为一种社会事业;在宏观领域将教育理解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因此。教育公平的诉求便不仅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而是依据教育的不同领域而代表着不同指向的三种不同类别的教育公平:在微观领域。教育公平意味着对作为理性存在者人格的平等尊重和人性尊严的维护:在中观领域,教育公平總是通过制度得以实现,其的规范便意味着通过正义的教育制度维护教育主体的权益和尊严;在宏观领域,正如社会公平将延伸至教育领域一样

4、,社会不公平也必将引发教育的不公平,并导致不公平的代际延续,其公平的矫正意味着对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群体身份予以承认而免遭社会排斥。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人格尊重与教育公平  人格尊重与教育公平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教育公平意味着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应得到基本的尊重而免受权益的侵犯、作为独特性的存在得到基本的承认而免受蔑视、人格和尊严得到维护而免遭羞辱和伤害,尊重通过否定性的规范和最低限度的要求而成为教育公平的底线。底线不同于终极道德,它以现实为指向,是行为所应遵循的最低限度的规范,一般以否定性的形式指向每一

5、个人,具有极强的禁约性,表达出人们非如此不可的强制性要求。终极道德则是理想性的、导引性的和目标性的,虽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但是教育公平的实现却必须以底线的确保为依据,对底线的僭越也必使终极道德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同时也将引发人们所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的崩溃。另一方面,尊重也意味着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格的平等性使每个人都具有被尊重的正当要求,而且尊重的基础在于人性的价值优先性,尊重作为主体的态度,不会因为个人的才能、成绩、相貌、家庭背景等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有所差别,必须获得公平的对待。因此,教育公平与尊重是内在关联

6、的。尊重赋予教育公平在教育活动领域的确证。向他人表示尊重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每个人都承担着一种必须向其他每一个人表示尊重的义务,罗尔斯将尊重视为自然的义务,作为自然的义务就意味着不受个体意愿的约束,而且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始终有效,是理性个体所必须遵守的绝对原则,是一种基本义务和底线。而不尊重将会破坏教育公平的底线,形成对教育公平底线的僭越。  “尊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从某种角度,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回应。”客体之所以能够引发主体的尊重行为,是因为客体自身具有某种特征。而这种特征足以引起主体的

7、注意、认知和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积极的判断。因此,尊重的过程虽然只能由主体完成,但依据却是客体自身的属性、品质和特征。尊重行为的最后完成就包括:主体对客体的关注和认知;主体对客体特征的内在认同或做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主体对客体做出适当的行为举止。尊重的对象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但就教育活动领域的公平这一具体的理由而言,尊重指向的是学生,即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而实现在课堂领域或者活动领域的公平。不过,尊重虽然是教育公平的底线的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尊重必定导致公平,尊重只是公平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在教育活动领域教育公平的实现必

8、定要求对学生的尊重,但对学生的尊重却可能是出于其他目的而非为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因此,尊重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便意味着:第一,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关注和认知,包括对学生作为学生的共性的关注、认知和承认,如: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