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

ID:23022938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2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_第1页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_第2页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_第3页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_第4页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先验哲学中“自我”的改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笛卡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而选取谢林的“自我”的理由跟选取笛卡尔的“自我”的理由刚好相反:选取笛卡尔的“自我”,是因为它跟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相差甚大;而选取谢林的“自我”,是因为它跟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相差甚小。“相差甚大”固然能形成鲜明之对比,而“相差甚小”也同样可以凸显理由之重大。  笛卡尔的“自我”和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比较起来,不具〔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对康德的影响是公认的,康德对谢

2、林的影响是公认的,而笛卡尔和康德对胡塞尔的影响也是公认的。因此这四者的思想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的统一性既表现在传承上,也表现在改造上。从笛卡尔的“自我”到康德的“先验自我”,再到谢林的“自我”,最终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先验哲学中的“自我”几经改造。而这些改造始终围绕着一个目的:明见性。本文以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为核心,通过与笛卡尔的“自我”、康德的“先验自我”以及谢林的“自我”相比较,试图阐明先验哲学中“自我”改造的历程及其理由。  〔关键词〕自我;明见性;主体;悬搁  〔〕A〔〕1000-4769(2008)05-01

3、25-05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不仅跟他自己的“在现象学上还原了的自我”有着诸多差异,而且跟哲学史上许多其他哲学家的“自我”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从笛卡尔以降,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谈论“自我”,多跟明见性理由相关。因此,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和哲学史上其他哲学家的“自我”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正可以表明哲学家们在探索明见性理由时所产生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地,明见性理由在这些不同理解中所获得的、逐层深入的展开。我们在此选取笛卡尔、康德以及谢林三位哲学家的“自我”来和胡塞尔的先验自我进行比照。需要首先说明的一点是,在康德那里很少出现“自

4、我”这个词——他更多地使用的是“统觉”这个概念。而我们之所以把康德也选进来,实在是因为在从笛卡尔的“自我”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这一漫长而又富有目的性的改造进程中,康德的“目的”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的。因此,我们无法在康德“缺席”的情况下,还能把整个进程描述为一个有着内在发展逻辑的过程。而选取谢林的“自我”的理由跟选取笛卡尔的“自我”的理由刚好相反:选取笛卡尔的“自我”,是因为它跟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相差甚大;而选取谢林的“自我”,是因为它跟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相差甚小。“相差甚大”固然能形成鲜明之对比,而“相差甚小”也同样可以凸显理由之重大

5、。  笛卡尔的“自我”和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比较起来,不具有后者所具有的构造性——在笛卡尔那里,自我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被归结到“上帝”那里,而不是“自我”。因此,如果说在笛卡尔那里也有“先验”的色彩,那么也是“上帝”体现了这种色彩,而不是“自我”。所以,自我对世界并不具有构造性,二者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前者是精神实体,后者是物质实体,“实体间本质上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1〕  笛卡尔的“自我”具有反思性。从这一点看,笛卡尔的“自我”和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有着相同的地方——二者都能反思,而且反思的还都是意识。但是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在反思意识时

6、,反思的是意识的存在;而笛卡尔的“自我”在反思意识时,实际上反思的是在意识中的“天赋观念”。从这个作用上讲,笛卡尔的“自我”所进行的反思,实际上相当于胡塞尔所说的“本质直观”——它指向的是由意识自身给予的观念。  由此而论,笛卡尔的“自我”似乎应该就是胡塞尔描述现象学作用上的自我,也即“在现象学上还原了的自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笛卡尔并没有进行胡塞尔所谓的“现象学还原”。因此,虽然笛卡尔的“自我”和胡塞尔的“在现象学上还原了的自我”都是心理主体,但前者是经验心理学作用上的心理主体,而后者则是现象学心理学作用上的主体;前者对其

7、对象进行存在设定,因而使对象外在于自身而不可能具有明见性,而后者则执行了现象学还原,不对其对象进行存在设定,而是由自身给出对象,从而使对象内在于自身而具有明见性。这种差异表现出笛卡尔在对明见性的理解上既有正确之处又有错误之处。正确之处在于笛卡尔看到了只有在内在性当中才有明见性可言;错误之处则在于笛卡尔把内在性理解为经验心理学作用上的内感知。有的内感知确实是具有明见性的,比如“饿”。“饿”确实可以从经验心理学作用上的心理层面上被给予出来,而且当我们说“饿”时,我们所意指的对象也是它。因此,这是一个“被意指和被给予的同一”,是明见性的

8、。但是,有的内感知并不具有明见性,比如“我喜欢你”。“喜欢”可以从经验心理学作用上的心理层面上被给予出来,但是我们意指的对象是“你”。这个“你”并不能从经验心理学作用上的心理层面上被给予出来。因此它并不是“被意指和被给予的同一”,因而也就不是明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