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

ID:23018248

大小:720.1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2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_第1页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_第2页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_第3页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_第4页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创作之源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书法创作之源一对经典杰作的分析、转化书法创新有方法可寻吗?答案是肯定的啦!这些方法就是不断比较、临写、分析、总结噻。好费事、好枯燥的把,那当然拉!然而,幸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叶培贵先生在书法方面做了大a比较、总结研究工作,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方法,我觉的非常值得书法同仁们学习,或许就这么一读啊,使您的书法水平发生质的飞跃,登九天而揽月,众山皆小了。别忘了请我喝一樽欧,嘿嘿!资料来源:叶培贵.书法历史性资源与个人转换[A].王岳J11.中夕啐法名家讲演录(下)[C]匕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历

2、史上成为经典的杰作,放到任何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帮助你成功的最重要的"源"。那么怎么来运用它们?一、穷尽性的分析不厌其精,尽可能真正系统深入地分析下去,这样一种分析可以伴随我们一生的学习过程。比如说,从笔法的角度可以做什么样的分析?我们以行书作为例子,东北有一个文字学家叫王凤阳,他在研究中国文字的楷隶体系成型的过程时有一个图示:他画了一个圈,分成四份,划出了四个区域,将左上角的区域排斥掉,他说在360度的区域内,这个排斥掉的区域是我们手执毛笔书写时不容易表现的区域,所以汉字楷隶系统最后的点划没有朝

3、左上角这个角度延伸的。这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探讨文字形成的规律。受到这个图示的启发,于是想,当我们在分析笔划的时候,可不可以从这个图示出发做彻底的分析,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技巧放到这个框架里去找出,然后从这里可以发现这个资源到底有多少比如一个横,从圆的中心可以往各个方向得出不同的横的起笔,其中经过分析以后我们会发现,顺右手势同时也顺笔划运行方向的几笔都很简单,但是沿左下角的方向写出_个横对于行书草书来说就有一定难度了,为什么?因为由此起笔后还要转向另一个方向出笔,由此,我们可以把几种起笔找出来,一个是折

4、翻,一个是顿折,1是转,这是最基本的几种手法。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右上角延伸的区域,它看起来好像是最简单的,可是实际上如果把这样一个图像放到历史上的经典结构上去看,就会发现有新东西。比如说我们用它来检验王羲之的《兰亭序》,它第一行有一个"丑"字,后面还有"极视听之娱"等这样几个字。在此它的横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这样一个常规形态(即笔锋入纸的时候有一个轻微的向右下角下压,然后再向右行笔,所以上面的空间是微微有点向下凹的),在《兰亭序》中,这一横有点不一样,在应该凹的地方恰好拱起来。

5、这样一个形态如果按常规的写法很显然是不容易写出来的,经过研究会发现,在起笔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运用一个铺锋的手法,让笔锋人纸以后就迅速的铺开,向上向下都铺开,铺开以后就有可能得到这样的形态。那么它会造成什么感觉?常规的写法给我们的感觉是轻快的,而这个变形后的横给我们的感觉是比较迟缓的,这是从视觉暗示中的速度角度来讲。从展示出来的厚度来看,假设用我们现在的宣纸来写,最后所能得出来的墨的质感,毫无疑问是变形后的横显得厚重而舒缓,传统的横显得轻而薄,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感觉。分析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就明白,

6、在任何时候,这个变形后的新笔法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跟别人的不一样,都可能展现别人所没有的一种韵味。欧阳先生在写大字的时候,我曾经看见过他用一个特别的笔法,这个笔法很显然是从北碑来的,但是又跟一般写北碑的不太一样。到近代以后,北碑又重新得到人们认识。写北碑的往往愿意运用毛笔在纸上的破败等等这样一些方法来写。但是欧阳先生没有,他用的完全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以帖为主的这样一种方法,只是他特别把写帖的时候常用的一种铺毫方法,用到了写碑里面去。比如他写长横时,经常写出来有点类似刀刻。我曾经很仔细地去琢磨他的这个

7、写法,从起笔的时候,笔锋-At疋是先掭好了,让这个笔锋本身已经微微有点铺开。如果笔锋本身没有完全铺开,他书写的时候也要让它迅速铺开。迅速铺开以后形成这样一个平面,然后向右微下。这可以保证笔锋完全是)11页的,没有任何裹的成分,运笔到后来恰好笔锋是平铺状态,再一点一点像在纸上切过一样把笔收起来。他在给一些机构题牌區的时候,特别常用这样一个笔法。他这个笔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大概是1972年临摹的一些北碑的东西,才知道是明显从北碑来。但是他为什么就只提取了北碑的这个笔法,而其他笔法却运用得不明显呢?这大

8、概跟他对于t碑与传统行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关系。他对:Jt碑实际上是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最后找到了这种形式是跟他这个系统本身容易勾连的一个方法,然后把它提炼出来,最后成为自己的一个标志性写法。他的书法还有另一些标志性的写法,比如右上钩。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可以作为例子。启功先生实际上对于这个形态的笔划深有体会,他的相当数量的纵的和短的笔划经常呈现为这个形态。如果把这个形态进一步延伸一下,放到竖里面去,有没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很多经典作品里面会看到这样的手法的大量使用,但是最后反应到具体的书法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