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

ID:23016007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2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_第1页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_第2页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_第3页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_第4页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进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和信息化,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推动着文化交流和政治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形态的政治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存在决定精神现象的变化,而社会发展需要基于社会存在的理论的指导。对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的理论反思和逻辑总结以及对政治活动价值原则、伦理机制及法律和制度的理念基础进行哲学深思,是当今时代的

2、要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对的前提性理由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政治理由;研究范式  :A:1004-1494

3、(2010)02-0026-04  收稿日期:2009-11-21  简介:王海滨(1983-),男,河南鹤壁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人类实践方式的政治活动维度凸显的时代理论表征,政治哲学复兴,并迅速成为哲学的主要潮流,罗尔斯的《正义论》应时而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亦愈演愈烈。而在近现代产生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理论能力以应对“他者”的理论挑战。同时,当代中国随着市场

4、经济的深入发展,深化改革面对着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双重逻辑,政治体制改革牵动人心,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面向现实政治理由,提供哲学理念的指导。因此,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就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与理论难题。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种研究进路及其得失    反思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目前状况,虽然没有形成基本共识的研究范式,但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研究进路:  1.文本研究进路。一般来说,文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有机联系的逻辑过程

5、。首先,通过研究和甄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写作过程、发表过程以及不同版本,确定具有权威性的文本。然后,对选出的文本进行悉心研读,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框架与语境,深入发掘文本表面内容背后的意蕴。最后,提炼出文本中的丰富内涵和主要意旨,并评估其基本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中,有些学者沿用这一进路,对马克思的《论犹太人理由》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文本进行了政治哲学的解读。  2.比较研究进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中,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放到世界政治哲学史的思想历程中,与其他形形色色的政治哲学思想或者思潮

6、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在基本内容、研究策略和逻辑框架方面的异同。这种研究的理由在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世界政治哲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3.现实研究进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精髓和基本策略去探求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由,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转变世界”而追求“改造世界”的超越情怀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就是现实研究进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时代发展和中国形势的理论表征,面向中国政治生活自然是其题中之义。  4.事实性与价值性(规范性)的研究进路。陈晏清提出建构基于现实的价

7、值性与事实性相统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王南湜指出了建构一种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但没有否认理想性维度的重要性。王新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要是一种规范理论。这些研究从事实性与价值性的角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研究。  5.从宏观到微观的政治哲学研究进路。衣俊卿认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需要转换研究范式,而政治哲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是从宏观政治哲学转向微观政治哲学。[1]  6.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进路。王浩斌认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中,有些理论维度是不可或缺的,而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8、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维度,以及政治理由的经济学考量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不能搁置的基本理论框架。[2]这种研究进路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作用。  7.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研究进路。任中平编著的《政治哲学导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世界观和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