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

ID:23002030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_第1页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_第2页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_第3页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_第4页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网融合”关于的“真假宽带”大战背后:运营商再拼“电信互联X融合”导读:2011岁末,一场关于真假宽带之争,让运营商再次成为焦点。中国用户的宽带到底是不是“假宽带”?从2012年初开始的三大运营商的光纤宽带大战能否让用户真正享受到高带宽?    布局云计算、比拼千元智能机、加速移动互联应用,2012年,三大运营商在竞争中会进一步加速电信与互联X的融合。    光纤宽带大战下的真假宽带    真假宽带的争议正持续升温。前不久,DCCI互联X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中称,中国X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

2、率,是“假宽带”。    报告调查发现,多数用户的固X宽带带宽为2M或4M,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X速度为142.2KB/s,4M则为232.7KB/s。内地固X宽带用户平均上X速度为199.3KB/s,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报告还称,宽带费用方面,内地固X宽带用户上X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    这份报告甫一出台,便引发一片热议。对此,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称,运营商提供的家庭宽带多为共享宽带,而不是独享宽带,这是各国普遍做法。    2011年12月26日,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

3、部长苗圩表示,宽带提速将作为工信部明年工作的重点,并推动上X资费进一步下调。目前国内宽带技术与国际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近五年,中国的宽带接入带宽在世界的排位降至全球第71位,且资费偏高,消费者对此有所不满,宽带提速将作为2012年工信部工作重点。    苗圩强调,由于国内宽带多为ADSL或拨号的宽带,工信部将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X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计划到2015年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农村家庭达到4M。同时工信部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事实上,早在

4、2011年2月,中国电信就开始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X城市”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城市地区,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个家庭;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光纤入户超过1亿个家庭。    光X工程一直是三大运营商投资建设的主战场。早在2009年6月,中国电信就在上海正式启动“城市光X”行动计划。2009年,中国联通投资百亿启动宽带提速工程,并于6月启动1100万线全球最大EPON招标。    此次面对“假宽带”的质疑,中国联通相关人士强调,中国联通正在大范围大力

5、度推进“光进铜退”。根据北京联通此前的计划,到2012年底前保证100万个家庭实现光纤到户,明年将达到全民20M。2015年前100%实现光纤到户,为家庭提供100M光纤接入能力,为企业提供10G带宽接入能力。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行业发展部主任胡珊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信业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宽带投资约占总体投资的80%。    运营商的光纤宽带竞争会推动宽带建设,但正如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所言,解决宽带理由,光靠运营商是不够的。宽带建设更需要政府、企业各方合作,“我认为宽带建设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企业行为,而应该提高到国家战略级。”互联X资深

6、分析人士洪波说。    2012年的运营商趋势    宽带建设历来是运营商的基础设施,日益“管道化”的运营商遇到的挑战远不止“真假宽带”,事实上,移动互联X对运营商的冲击与挑战更大。    “宽带(包括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是第一个亮点,另一个是物联X,第三个亮点是平台。”2011年12月19日,在由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和泰尔X、信息产业X、人民邮电报社联合举办的“2012年经专展望”思想者沙龙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的话引发了与会人士更多的深思,当前,除运营商外,如淘宝一类的电商都在建自己的平台,“我觉得各个行业都需要公共平台,平台企业群可能是2012年或2013年的亮

7、点。”    运营商未来到底是以管道为主,还是向移动互联的纵深进展?专家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所长王育民表示:“其实运营商真正的特长和优势还是在管道,不在平台上。因为管道资源和经营是高度垄断的,我们设想未来的盈利模式,七分靠管道,三分靠平台,最多能做到四六开。”    但事实上运营商远没有这么理性,为了避开管道化的“悲剧”,运营商早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X应用上深耕细作。运营商在IM上的激烈拼杀就是一例。自2011年初开始,三大运营商就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