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

ID:22998939

大小:7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2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_第1页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_第2页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_第3页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_第4页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导读:怎么写作好曲调和方家相关方面的论文。本篇丰富多彩的土族民歌艺术中的初稿范文希望会对你的写作带来参考帮助以解你的写作忧愁。土族主要聚居青海省东部湟水两岸,北岸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南岸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地区是主要聚居区,另仁、大通、乐都等县及甘肃省的天祝等地亦有土族散居.土族聚居区山川相连,层层梯田随处见.当地气候较为温和,适于农作.勤劳的土族人民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林等副业.人口有191624人(1990年统计).语言属阿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有本民族语言,过去没有文字,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土文.土族自

2、称蒙古勒或蒙古孔(意为蒙古人),也有自称察罕蒙古的(意为白蒙古).解放后,则通称为土族.土族祖源至今尚未定论.众多的说法中,蒙古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从民间传说,而且以从史籍记载和语言等方面得到证明.土语词汇约有一半以上和蒙古语喀喇沁方言相近.《蒙古秘史》、《华夷译语》等著作中记载的许多十三十四世纪的古蒙古语词汇,现还有一部分保留土语中,称风为克,称雨为忽利等.民和官亭地区土族人和蒙古族人相遇时,第一句话便互相称呼玛尼孔白那,意即都是自人.互助县更有一些传说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是蒙古军部众与当地霍人通婚繁衍而成土族.综上述,土族能是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人(能是吐谷

3、浑人)长期相处逐渐发展而成的一个民族.土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民歌而言,根据土族的风俗和歌词内容分为两大类,即家曲和野曲,家曲有婚礼曲,安召舞曲,赞歌问答歌,叙事长歌,儿歌,劳动歌曲和宗教音乐.野曲有情歌,少年(花儿)等.一、土族情歌与少年情歌与少年(花儿)是土族野曲中的主要曲目和组成部分,土族人称为哈达过道,意为外面的歌.民和三川地区将唱野曲称为开拉.这些歌种大多数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民间歌曲,整个土族民间歌曲中流传最广,生命力很强的一部分,特别是少年(花儿)不仅广泛流传土族人聚居地区,而且遍布青海高原的东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情歌是土族过去的爱情歌曲,用土族语叙唱

4、,与少年相比,曲调悠扬、婉转、古雅悠长,乡土风味浓郁、纯真.搜集到的有《阿柔洛》《兴加洛》《洽日洛》《玛森戈》等曲调.民和赵木川地区流传的古老情歌《阿甲哟》又称《库咕笳》也是类与以上歌种.《库咕笳》是一句古老的土语,意为对唱或对歌的意思.情歌曲调的曲式结构是一个单乐句的扩充或以这个乐句为基础的变体结构.调式、旋法和风格上与少年曲调颇有共点.以为情歌曲调是少年曲调的前身(即母体).情歌的唱词与少年唱词相比几乎没有共点,情歌唱词近似诗词格式,有每句字头和字尾押韵的特点,比喻生动、含蓄意深.《阿柔洛》(谱例略)曲调优美、深沉,用属音做开始音,旋律平稳级进又回到属音,突然

5、一个大跳使整个曲调进入,拖腔属音向主音挑起,然后又从属音开始,旋律线条逐渐下行,出现土族少年曲调中特有的音型特点,结束音落主音上,使整个曲调稳妥,豪放、旋律流畅,朗朗上口.《阿柔洛》是单乐句结构,歌手演唱时情绪和个别音符的时值增减处理上有的变化,给人以上下句有别的感觉,其实是这一乐句的变化再现.情歌其他部分曲调有特点,特别是民和赵木川地区的《库咕笳》曲调风格和歌调规律上,别具特色.举《阿柔洛》是较普遍的一首,现土族聚居的地区情歌基本上被少年取而代.流传不是十分广泛了.土族少年是青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有独特风格的一部分,是用土、汉语叙唱的土族爱情歌曲,曲式大多为

6、上、下两个乐句,调式以五声音阶的商、征高为主要调式,有音域宽大、旋律起伏频繁、自由辽阔等特点.情歌和少年是反映男女恋情内容的,以土族人唱少年是十分注意场合的,不管什地方,父母、胞兄妹场时决不能唱的.一般家庭院落也不能唱.专门唱少年的场合(花儿会)也要避亲属,看到胞兄妹场要离去.土族少年曲调丰富,风格别致,有多种特点,《红花儿姐令》,从曲调和唱词配合上我们首先看到:我的红花儿姐,白汗褡儿、青夹夹儿、瓜子模样大眼睛哈想着一连串衬句,这些衬句的出现使整个曲调的句幅增大和扩充为三句式或多句式的曲式结构,特别是衬句部分的乐句表现手法上以重现和反复的特点与衬句混为一体,别具风

7、格.另外情歌和少年的中结音和结束音中存着特有的下滑行腔.这是土族野曲中独特的风味,也是其他兄弟民族的花儿风格上的主要区别一,滑音曲调的中结部位和结束音部位,每到这些部分拖腔缓慢而长大,使下滑音随着拖腔缓缓滑下,形成浓郁的土族风味,整个土族民间音乐体栽中,家曲部分很少或不出现下滑音特征,下滑音野曲的普遍存,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从社会生活方面看:土族人民过去的历史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深受封建势力的压榨和迫害,长期过着非人的生活.婚恋方面更深受宗教迷信思想的愚弄和包办卖买卖婚姻的残害,使广大土族人民婚恋问题上不能遂愿.土族野曲百分九十以上是反映婚恋内容的民

8、间歌曲,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