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95613
大小:109.8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02
《国内教育教学史—孙培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一、 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 古代学校的萌芽 学校
3、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夏商的教育①夏代的教育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 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
4、武士;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二、西周的教育①西周的社会学在官府:惟
5、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②西周的学校制度: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1、国学 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
6、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③六艺教育礼乐: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御:射箭技术以及驾驭马
7、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数:文字书写以及算法;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革: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 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②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③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私学兴起:① 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②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特点: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四、 孔子
8、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 教育的作用: 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 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社会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 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
9、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评价有教
10、无类: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11、3、关于教育的目的 名词:“学而优则仕”: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