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75126
大小:13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求出比值。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2、。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 1、复习:2、引入: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和宽进行了比较,这节课,我们要在用除法对两个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比的意义。(板书)(二)探究新知1、比的意义(看48页内容)(1)、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间时=速度)42252÷90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2)、再举例
3、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教师讲解: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和160比2。(3)、归纳比的意义先让学生观察以上这些例子,然后让同桌相互试着说一说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指名学生说说什么叫比。最后让大家打开书P49页,先看后读两遍。(读完,老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部分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归纳一气呵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2、教学比的读写师:15比10读作“1
4、5比10”,记作“15︰10”(板书)10比15读作“10比15”,记作“10︰15”42252比90读作“42252比90”,记作“42252︰90”然后在指名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5︰10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5比10,不能读作十分之十五。并问为什么?(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再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最后又提醒学生注意比的两种不同形式,这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
5、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让学生自学P49页上边“做一做”的1题,然后师板书。让学生试着写出两个比,并与同桌说一说比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内容简单,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比和以前所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有什么联系?在意义上又有什么区别?然后分小组讨论、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表:a:b=a÷b名称联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一种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种数根据上表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
6、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5、小练习:p49页“做一做”2题。(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一第1题。2、练习十一第3题。3、趣味思考问题:体育比赛中的比(如足球比赛中的0比0,乒乓球比赛中的1比0,网球比赛中的0比1等)与我们今天学的比相同吗?为什么?(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四)
7、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名称联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一种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种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月塘砺山小学黄瑞英一、课标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
8、我紧紧围绕这一理念,以让学生探究发现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为教学重点,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