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

ID:22947729

大小: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2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_第1页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_第2页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_第3页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_第4页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媒体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为,媒体缺乏法治意识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媒体审判”,违法报道,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  (一)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一词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因为媒体具有广泛传播的功能,所以媒体审判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媒体报道不顾司法程序,在案件还没有作出判决前就开始作出摘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

2、司法公正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这两者就好像是、法治天秤两端的两个托盘,任何一方有所缺失,法治的天秤就不再完整,因为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相互推动也相互牵制。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理由,这对我们社会发展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深远作用。作为有责任的媒体都有必要在法治建设这方面添砖加瓦。因为笔者的工作关系,想更多地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剖析新闻媒体与建立法治社会的关系,同时也从一些案例中,深思新闻媒体自身的理由。  关键词:媒体;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媒体审判;舆论监督  167

3、2-8122(2015)02-0024-03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X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规定》,该司法对认定X络用户或者X络服务提供者转载X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其程度有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有偿”和“水军”行为予以不支持,对认定X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侵权也有了明确的办法。在加上之前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X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规定》《关于利用信息X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解释》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X法律理由

4、的裁判规则体系。笔者认为,利用这些规定和司法解释就可以较好地规范新媒体、自媒体的X络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另外,X络媒体实质上是没有采访权,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其所在新媒体上发表的新闻内容多半还是源自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所以,笔者想要探讨的还是传统媒体法治意识的缺失及防范,本文所指的媒体主要还是传统媒体。  一、什么是媒体的法治意识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策略,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

5、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媒体的法治意识就是,媒体在采访报道中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司法,不得以媒体自己的价值取向撼动司法的权威。  二、媒体的法治意识对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新闻媒体和记者是法律传播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社会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真正的教育业离不开新闻(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统的对象。[1]”在法律传播过程中,媒体起关键性作用。如果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报道活动都是遵循法律法规进行,这无疑是在“言传身教”,但如果媒体自身的报道、记者的采写行为都是按照自己功利

6、的价值取向——博取受众的眼球、得到大量的转载等,将法律法规都抛掷脑后,这将是“误人子弟”,让民众在法治国家建设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毫无法治意识的报道比比皆是,例如大家讨论甚多的“药家鑫案”、“梁丽案”、“案”、“李某某案”等等。新闻媒体为了博取受众的关注度,为了扩大报道的影响力,不尊重司法的权威,表现出来对司法的不信任,用“媒体审判”的方式,大大影响到司法公正,让民众也对司法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这是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雪上加霜”。  三、媒体缺乏法治意识的具体表现  随着媒体市场化运作,追

7、求受众市场的占有率、收听率、点击率、转载率,导致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在报道内容上不客观多主观;还有一些媒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违法地开展有偿新闻活动,甚至敲诈勒索。笔者认为,媒体缺乏法治意识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媒体审判”,违法报道,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  (一)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一词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2]”因为媒体具有广泛传播的功能,所以媒体审判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媒体报道不顾司法程序,在案件还没有作出判决前就开始作出大量的带有观点或者猜测性的报道

8、,错误引导舆论,让社会舆论对案件审理判决造成巨大的压力,撼动司法权威。二是媒体不能代表司法认定,媒体在判决之前作出有倾向性的报道,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甚至侵害当事人的隐私。例如“案”、“梁丽案”、“李某某案”等,前两个案件都是记者没有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就大肆报道,并在报道内容上有意袒护被告人,显示出被告人属于弱势的一方,这难免不会博得受众的同情。而“李天一案”被告人属于未成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