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

ID:22935942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_第1页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_第2页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_第3页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_第4页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简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导读:地震开启了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新纪元,也是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分水岭,使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灾难图片新闻十分注重满足受众的合理知情权。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由“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灾难新闻图片报道日益突破官本位,打破“英雄神化”与“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开启了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新纪元,也是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分水岭,使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灾难图片

2、新闻十分注重满足受众的合理知情权。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由“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灾难新闻图片报道日益突破官本位,打破“英雄神化”与“领袖宣传”的迷思。灾难新闻图片报道在反映残酷灾难本身的同时更加注重挖掘灾难中人性之美。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难新闻;图片报道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从数量上看,国内新闻传媒及时了进行大规模、长时段、持续性的报道;从质量上看,国内新闻传媒努力使用多媒体、多元化、专业化的传播内容和手段充分透明地展示灾难现场,使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就图片报道而言,汶川地震新闻图片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可谓是

3、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分水岭,作用十分重大,值得我们探究。  一、汶川地震发生前的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  回顾过去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其报道模式是“以‘人’为本位,即在报道中,总是站在‘人’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①,而对灾难本身及其造成的破坏及其背后的理由报道较少甚至几乎不谈。其报道特征表现为以文字报道为主、版面靠后、很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少配发甚至不使用图片,即便使用图片也是一些解放军官兵或战士抗灾救灾的“现场”图片。这种模式特征在改革开放前表现得尤为

4、突出,在80、90年代依然盛行。用王中教授的话说即“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还可续一句“灾害不用图片,抗灾救灾才用图片”。1954年的长江大洪水报道,1961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报道,1970年的云南海通大地震报道,1976年的唐山地震报道,1998年的抗洪抢险报道,2003年SARS早期疫情报道,就是这种报道模式的典型体现。  当然,在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以前,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还是有一定进步的,只不过进步得太缓慢、太少,且主要体现在报道理念上,鲜见实践案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先后从“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党和的关怀,高唱人类战胜灾害的

5、赞歌”到“努力追求灾难新闻的时效性,注重受众的知情权”再到“不断突破禁区,力求信息透明”。②虽步履维艰,但也反映了新闻人努力还原灾难新闻本质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历程。  二、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进步的具体表现  对于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我国学界高度评价“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史册”。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之所以能载入史册,“一个根本理由就在于最集中、最全面、最生动、最充分地体现了危机传播的开放性原则”③、客观性和平衡性原则。  应当说,从2003年的非典报道开始,由于政治文化生态的改善与信息发布机制的进步,灾难新闻报道已有了较大的突破与超越,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报道

6、,更是走向了灾难报道的新纪元,以其及时、透明、全面、丰富的信息发布而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标志性范本。笔者认为此次汶川地震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灾难图片新闻日益注重满足受众的合理知情权。知情权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受众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作为受众,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急切地想了解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影响范围,以及灾难事件引发的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救助行为和防范灾情的扩大及再次发生,灾区尽快得到救助等内容。④从汶川地震图片报道看,未经PS处理的客观、真实、平衡的新闻图片在

7、报刊上比比皆是、广泛传播,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可见一斑。《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这三家报纸一周的头版图片数分别为:10幅、10幅、6幅,基本上每天的头版都有地震图片1~2幅,而三家报纸的图片总数分别为:136幅、276幅、262幅(如下图所示)。⑤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系拍摄使用的图片尤为突出尤为震撼,还显现出了“纯客观”的专业化倾向。另外,这次汶川地震图片新闻在对外传播时也显得空前的及时、公开和透明,令人敬佩。  (2)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由“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从人性视角还原多元人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