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

ID:46624076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_第1页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_第2页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_第3页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_第4页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2008年5月12H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中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感天动地。而中国媒体也以另一种力量,立刻行动起来。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赤膊上阵,由此铺开了一场中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领域规模最大的遭遇战和突击战。屮国媒体经受住了这场大震和这种大痛的考验,他们在大痛中传递大爱,在传言四起时报道事实真相,在创伤中凝聚力量,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党屮央的褒扬,赢得了民众的好评,也赢得了

2、国际媒体同行的尊匝。从中国新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媒体的表现不仅仅是完成了汶川地震的报道任务,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革。一、迅速出击,抢占先机在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和客观透明的报道,具有典范和标本意义。在这场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媒体大战中,我国媒体最成功的突破点就是做到了快速充分、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从而在第一时间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请看中国几大主流媒体的反应。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地震,14时35分北京地区出现震感。新华社打破常规,14时45分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新

3、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14时56分,新华社从成都发出第一张地震的图片。时效性领先全球各大媒体。14时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国家通讯社发出的第一则中文报道,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便发出了第一条报道,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时,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时,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

4、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报道应急机制,台长亲自指挥,副台长飞赴一线,30多名记者先后急速抵达灾区。15吋04分,该台“中国之声”收到中国地震局传真后立即插播地震消息。15时30分,该台成为第一家采访到中国地震局专家的媒体。16口寸30分,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19吋至次FI凌晨1吋30分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5月13FI全天24小吋继续播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这是“中国Z声”笫一次在全天24小吋开通直播节目。人民FI报社5月13FI关于抗震救灾的版面占了总版数的

5、40%,14日为60%,15日为80%。人民日报社要求要全力保证抗震救灾版面,一切报道都要为抗震救灾让路。据粗略统计,从5月12H地震发生后至5月16R,短短4天吋间,新华社已播发有关四川汶川大地震和抗震救灾的中英文文字和图片稿件7000多条,其中,对内中文稿1300多条,对外中文稿1200条,英文稿880条;对内中文图片1400张,对外中文图片1300张,英文图片750张。播发咅视频节目总计310条,730分钟。这次汶川地震的宣传报道,我国儿乎所有媒体都当机立断,果断出击,表现出极强的独立精神,努力开拓信源。为公

6、众提供多点、多方位的信息,在报道中抢占先机,同吋也为中国媒体塑造了焕然一新的整体面貌。二、媒体联动,凝聚力量在这场地震灾难中,中国媒体体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强大的合力。地震发生当天,新华社总社召开各编辑部和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分社参加的电视电话会,明确提出:当务Z急就是调动总社和有关分社各路记者力量,动用可能的一切手段,千方百计让记者进入汶川县震区,掌握第一手情况,尽快发出采自现场的公开报道。自5月12H20时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与综合频道实现了同步并机播出,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屮国

7、的网络媒体已形成强大阵容,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与传统媒体比肩而立,发挥出口身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以及各类Web2.0网站,纷纷笫…时间调动各种手段和资源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战役。这是迄今为止网络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一次展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广播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寻常。当路断、水断、电断、手机不通、电视无法收看吋,广播是灾民唯一可以依赖的,也是政府当局在最初阶段指挥协调灾区救援活动、安抚灾区民众的重要传播通道。地震发生后,在核心震区内只能收听到国家电台和四川省广播电台

8、的短波广播。正是由于广播的独特作用,国家广电总局在地震当天向灾区紧急运送5万台收咅机,国家电台同时捐助1万台收音机。屮央军委给救灾部队紧急配发17万台收音机,河南省也向灾区捐赠2万台收音机。汶川地震中,广播电台除了传递新闻消息以外,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平安口信、寻亲口信的播报,还有心理安抚干预、卫生防疫知识等专门内容的播出,直接服务灾区听众的特殊需要。这在内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