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12273
大小:6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1
《浅议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面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管理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孕育着多边主义的思维方式。选取文化研究的途径,将“面子”作为中国管理环境分析的一个维度,从中国人“面子”的行为本质、运转机理、内在动因、功能效果、文化本源五个方面探讨“面子”文化情境下的管理哲学与艺术:管理者要善于“印象整饰”,选择有利于良性互动的管理风格和调控策略;要掌握“迂回之道”,化不利为有利,变危机为生机;要学会“给人以求”,实
2、行情感管理、生涯管理和民主管理;要灵活运用“面子”的规范作用对组织进行整合与激励,采取措施谨防组织中的“面子功夫”;要积极引导和建设具有现代精神的组织文化,纠正虚伪、狭隘和不公正的“面子观”,通过文化管理推动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面子文化;管理哲学;管理艺术;印象整饰 1673-291X(2008)19-0237-04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哲学,就是规定和诠释这种科学与艺术的“黄金法则”。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要想给“哲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恰恰是最不哲学的。那么,到底怎样的管理哲学才能真
3、正符合哲学精神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使我们得到以下启发:首先,管理哲学中孕育着多边主义的思维方式,管理者既需要从多种科学的交叉中汲取知识和技术的养分,也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通过多维、反复的思辨和训练来获取管理哲学的精髓。从某种作用上讲,管理哲学正是在“价值判断”(即whatshouldbe)与“事实判断”(即whatitis)这对矛盾的对抗与统一中形成并发展的,它的魅力就在于科学与艺术的相映生辉。另一方面,从管理学的生态理论和权变观点审视,管理哲学是一定管理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又为管理实践提供概念性框架和策略论基础。美国的管理哲学
4、与中国的管理哲学一定有所不同,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文化的差异性,因此,文化研究就成为当前管理哲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所谓“文化”,其含义既有广义、狭义之分,也有观点不同之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民族的文化有其历史形成的特点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国民性”。他希望,不仅要从各国社会中“找寻决定性的物质因素”,而且要“探讨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
5、素”,不是只得出“抽象模型”,而是要发现“具体典型。”[1]因此,国民性和典型文化的研究对管理哲学的发展作用重大。早在1894年,明恩溥(英文名为“史密斯”)就在《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中将“面子”视为中国人的首位特征。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如胡先缙,1944/1988;黄光国,1988;金耀基,1993;翟学伟,1995;韩少功,2001),中国社会是一个讲“面子”的社会,“面子”是中国人典型的心理行为和文化现象。通过研究中国社会和管理组织中形形色色“面子”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价值、个人目标之所在,以及人情、“面子”对组织发展和管理
6、实践的正负作用,最终获取具有文化作用和实践作用的管理哲学。 一、印象整饰——基于“面子”的行为本质 “面”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物体的表面或人的五官外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面子”,其一指体面,即表面的虚荣;其二指情面。据人类学家胡先缙的考证,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面子”开始具有地位、名誉的完全作用。 “面子”虽然不是中国文化的专有品,但是西方社会很少有像中国人那样浓厚的“面子意识”[2]。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脸面”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
7、3]。 从行为本质上看,“面子”是主体为了获取特定的社会资本,同他人发生的社会互动或交换行为。“互动”强调了“面子行为”的情感性的事实,比如爱、尊敬、信任、协作等,也就是戈夫曼所说的“戏剧舞台上的戏剧表情”[4];“交换”则强调了“面子行为”的工具性的目的(即获取需要的社会资本),如财富、信息、契机、权力等。正因为社会资本独立于个人,只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因此人们在平日用互赠礼物、拜会访问、互帮互助等方式建立并强化良好的人际关系X,“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为管理者进行哲学深思提供了原
8、理性的支持:在面子文化的互动情境中,管理者更要主动运用“反控性原理”,主动发挥“印象整饰”的积极作用,按照组织成员和目标群体的期望和赞许性标准,不断塑造和调整自己的形象,以达到影响和调控对方行为的效果,最终实现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从管理角色和管理技能的视角看,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