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0854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灌肠1号方配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灌肠1号方配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摘要】目的:观察灌肠1号方保留灌肠配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采用灌肠1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同时配合补脾益肠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6g,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灌肠1号方保留灌肠配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协同疗效。【关键词】灌肠1号方.临床应用;补脾益肠丸.临床应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溃疡
2、性经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多有活动期与缓慢期交替发作的慢性病程。近年来,笔者运用灌肠1号方[1]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补脾益肠丸治疗该病活动期12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两组共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由我院电子结肠镜(富士能-2200型)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活动期。观察组62例,男28例,女
3、34例;年龄19~68岁,平均39.7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5.12年。对照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20~70岁,平均42.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72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依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传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2]确诊。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运用灌肠1号方保留灌肠。药物组成:败酱草15g,黄柏15g,地榆炭20g,大黄炭15g,防风15g,丹参30g,木香6g。取清水1000ml浸泡药物30min,武火煎开10min后,改文
4、火煎到100ml,待药物冷却到37℃~40℃时,于睡前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将导尿管缓缓插入肛门约10cm,然后以100ml注射器抽取药物注入肛门,注毕,嘱患者胸膝位10min后休息,保留4~6h以上,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d,第3疗程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补脾益肠丸,每日3次,每次6g,3个疗程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粪常规检验正常,电子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或仅留瘢痕;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粪常规红细胞1
5、0个.HP以下,电子肠镜检查肠粘膜溃疡明显缩小或数目明显减少,或充血水肿糜烂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电子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均无明显缓解或改善。 3.2治疗结果 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略)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肠癖”、“泄泻”和“久痢”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邪毒为标。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七情不和或心身过劳而导致。脾胃损伤,湿浊侵袭或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肠道所致,多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观察,本病单以湿证、或湿盛、或热盛、或湿热并重为少,多伴有脾虚气弱,久病必瘀之证。因此治疗
6、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湿,行气止痛,兼顾健脾益气,化瘀涩肠,止泻止血。灌肠1号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同时还有镇静、镇痛作用[3];黄柏清热燥湿、止痛生肌,二药合用,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地榆炭、大黄炭凉血止血,祛瘀破积之功效;防风具有胜湿止痛、止泻的作用;丹参活血化瘀,木香行气止痛。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同时配合口服补脾益肠丸,该药是由黄芪、党参、白术、肉桂、防风、木香、当归、延胡索、补骨脂、赤石脂和荔枝核等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等功效。中药煎剂在患者睡眠时保留灌肠,既避免了药物对大肠的刺激导致
7、的排便使灌肠液流失,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胃液和小肠液对药物的影响,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结肠病变部位,在局部保留高浓度,更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及组织的修复,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祖国医学理论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思想,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