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

ID:22907187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_第1页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_第2页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_第3页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_第4页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对于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导读:摘要:感物论是一个有关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理论之一。明代感物论经历了三个阶段:明初感物论思想深受理学影响,以理、道为文学发生的起点,形成了以心、物、理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并通过对“比德”说的改造和贯彻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中期的复古文学则从反对理学出发,形成了以心、物、情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干预,以积极的理想主义精神投身现实。晚明的感物论受到心学的巨大影响,突出心灵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抛弃现实,而是既执着于现世,又强调心灵的超越,

2、从而形成了以心、物、境为主体的感物论。  关键词:感物;理学;文学复古派;心学  1003—0751(2013)06—0154—05  简介:张德建,男,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从文学发生论的角度看,明代文学的历史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明初至成化间是第一个阶段,是理学感物论盛行的时期;弘正之间是第二个阶段,复古文学建立了以社会现实为中心的感物论,我们称之为文学感物论;嘉靖及以后是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变化是心学感物论的提出。在明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中,感物论的内涵有很大变化。探讨这个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可以为我们深入

3、了解明代文学及文学思想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一、理学思想背景下的感物论  理学养气论的哲学基础源于宋学家的理气论。程颐认为:“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①朱熹称:“‘性即理也’四字颠扑不破。”②张载则认为:“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③于是形成了两派观点,程朱以理释性,张载以气释性。由此,形成了理学的“性二元论”,即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④。如程颐即认为“天地之性”即“理”,“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⑤。而

4、“气质之性”则是“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⑥。理学的感物论就是基于理气论,由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生发出道心、人心之论。朱熹明言:“此心之灵,其觉于理也,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人心是此身有知觉、有嗜欲者……感于物而动……道心则是义理之心,可以为人心之主宰……然此又非有两心也,只是义理、人欲之辨尔。”⑦这样,朱熹便在理学思想体系之下完成了对感物说的改造,形成了以心、物、理为核心要素、以理为归依的感物论。  明代初期的理学修养论以诚敬为核心。朱子曾经引程颐“涵养需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之言以为己见。他论“敬”包含两个层面。他认为:

5、“敬非是块然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而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专一,排除各种外在事物的干扰,精神专一于对天理的体认。他甚至说:“敬,莫把做一件事看,只是收拾自家精神,专一在此。今看来诸公所以不进,缘是但知说道格物,却于自家根骨上煞欠缺,精神意思都恁地不专一,所以工夫都恁地不精锐。未说道有甚底事分自家志虑,只是观山玩水,也煞引出了心,那得似教他常在里面好!如世上一等闲物事,一切都绝意,虽似不近人情,要之,如此方好。”⑨只有舍弃一切世间玩好,一切闲物事,才能达至“敬”境。  理学讲

6、格物致知;物只是达到天理的媒介,没有独立存在价值,而且由格物产生的认知结果是固定的。由此,传统感物论便有了浓重的理学色彩。谢肃《水竹居记》由景物之清美,游适观美之乐入手,提出君子之于学惟道是适,故能“所守弥坚,推以泽物,则沛乎莫能御,此格物之学,深得水竹之妙于形迹之外,不亦乐乎”⑩!格物之学要超乎事物的形迹,即去除其感性特征,方能达到沛然充满的人生境界。故他们明确表述了对文人词客的鄙视,因为词人不能通过观物获得涵养超然的生命境界。吴与弼《观湖说》:“观湖之莹然瀞绿,物无遁形,则知不可以一私累乎吾心之高明;观湖之不息则知委之有源,而吾心不可不加涵养之力;

7、观湖之流之必溢而行,则知进修之有其渐,而助长之病不可有。是皆湖之勗吾志者如此。其月到天心处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及风来水面时之乐,则在乎其人焉。若夫藉湖之风月以流连光景,则词客所为,非吾儒所尚,亦非翁之请也。”通过观湖,可超越一私之累,达到万物之源,以长期的修持保有心体之诚莹,而不是一味地流连光景,这是典型的理学格物论和审美论。张宁《物外心诗文卷序》:“存乎天地之间皆物也,圣人以身为万物之则,故凡高下大小幽遐显隐必本于吾心虚灵知觉之运转,然后举得其平。”但人却无法保持“吾心之虚灵知觉”

8、,而是“内摇其精,外劳其形”,无法达到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精神状态;诗人最多也只能“善道人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