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

ID:22898743

大小:2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_第1页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_第2页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_第3页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_第4页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泡泡,大课堂——小语教材中提示语的浅显实践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泡泡语”是教材中的一抹亮色,透过“泡泡语”,老师们能更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的教学时机和教学内容。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认真解析其编排特点,精心梳理其内在规律并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类型“泡泡语”探索提炼出不同的使用策略,还对引导学生“吹泡泡”的方法进行了拓展延伸。泡泡虽小,功能无限。【关键词】泡泡语特点归类策略解读教材、备课时,一些小泡泡总是无预备地闯入眼帘。再定睛一看,那话语便牵引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心不再是那么的燥动,我们也便走进了文本中。当我静下心来,再次仔细审视这些“泡泡语”,发

2、现:它虽小却很实用,总是在课文的关键处提示牵引、点拨帮助,并延伸到了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可以这么说,“泡泡语”是教材一大亮点,大部分是体现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学习要求的提示语,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好文中的“泡泡语”呢?一、整体把握——解析“泡泡语”细细翻阅小语低段教材,“泡泡语”的出现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1-3年级下册为例,“泡泡语”具体出现频率如下表所示: 各年级下册“泡泡语”统计表  出现区域年级 课文语文园地合计文中文后综合性学习我的发现口语交际展示台一年级下册 11210911153二年级下册 29

3、190882084三年级下册 351007658我们不难发现,二三年级文中、文后“泡泡语”出现的频率很高。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及学情分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是二三年级学生最突出的行为状态,也说明了这正是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机,于是,教材中的“泡泡语”往往能成为课文学习的方向和拐杖。或许可以这么说,“泡泡语”在文中、文后出现得频繁,其导学功能就更有效。同时,单元园地之“我的发现”中的“泡泡语”则重在提示、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知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在教师微引领下,就可以发现语言规律。二、精心归类——梳理“泡泡

4、语”面对如许林林总总的“泡泡语”,我们不要看花了眼。沉下心来,细细观察,慢慢梳理,不难发现这些散落在教材角角落落的“泡泡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提示引导型  7每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在出示具有同一规律的词句后,均以“泡泡语”予以提示,让学生独立的有方向的思考,发现规律,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二下《语文园地四》中、三下《语文园地一》中等等等等。在一次次提示下,学生逐渐积累了关于构词方式、语法修辞、读书方法、写作手法等文学常识,于“润物细无声”中夯实了语文能力。(二)方法归纳型  这类“泡泡语”基本上都以随文形式出现,有

5、帮助理解词语意思,掌握解词技巧的。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解词的方法也不能主动地发现,于是“泡泡语”引导大家去总结归纳,其实这些是在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三年级上册中有许多课文中的“泡泡语”便是如此。譬如三下《风筝》中(如图):这就让孩子掌握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三上《科利亚的木匣》中,“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所以说,很多泡泡语是指导学生怎样来理解词语的,这是紧扣着新版课标的要求来做的,新版课标中指出,这个学段的学生要掌握三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三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教师要

6、是能在教学时捕捉到教材中这三种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总结给孩子,并加以练习,对学生平时阅读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是非常有帮助的。(三)理解探究型  这类“泡泡语”一般出现在课文中间,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本文价值取向。如二下的《画风》中:这样的“泡泡语”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路径,学生不仅解决了疑惑,也学到了质疑的方法,而且活跃了思想,发展了思维,有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四)突破重难点型个人认为,“泡泡语”的另一项功能就是点出课文中最难理解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和学生多下功夫去理解的地方。如三上《灰雀》中: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

7、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到列宁看到灰雀很高兴。可要体会到列宁对小男孩自尊心地保护,对他的尊重,就需要反复朗读课文才能做到了。再如,三上《掌声》中“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泡泡语提出“英子为什么犹豫呢?”学生很容易想到英子由于自己的腿有残疾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走上台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体会“犹豫”,说明英子经历了内心的挣扎,终于还是走上了讲台。教材中像这样的泡泡语很多,能够引领着教师和学生走向课文的深处,体验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五)任务延伸型 “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没有标题,只有学习伙伴

8、的图片和“泡泡语”,因此,这些“泡泡语”其实就是给学生开展语文课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