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

ID:22878071

大小:194.01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1-01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_第1页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_第2页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_第3页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_第4页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泽厚2010谈话录: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不多  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五十年代写的,一部分是七十年代末写的,后者在材料上,没有五十年代时用得那么多。所以有的人认为,我后来的文章没有像早年的文章那么“扎实”,王元化先生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没和他讨论过。但搞现代思想史的金冲及,当时却跟我说:你最近的几篇文章,比过去的好。  其实陈寅恪先生治史,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多的。他材料看得极多极熟,但用的时候,只把关键的几条一摆,就定案。他主要是有insight,洞见。有见识、史识。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是今天人们羡称的三大家,

2、我以为,论读书多,资料多,恐王不如陈,陈不如钱;但论学术业绩,恐恰好相反。王国维一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抵得上多少本书啊  李:我不是指《柳如是别传》,我对这本书评价不高。真正能代表陈寅恪治学水平和治学方法的,还是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那些书。你看一看那里的材料和观点,就清楚了。他的书常常并不厚。此外,他似乎随意讲的几句话,也极有见识,抵得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例如他说到秦代的那一套是从孔夫子那里来的,我经常引他这句话,其实他这句话只是提到一下而已,也并未论证,但极有分量,与传统说法根本不同。又如陈讲儒家长处

3、在伦常制度,而不在学说思想方面等等,也没去论证,但这片言只语的洞见我以为抵得上好些书。他史识极高,有如王国维,比起郭沫若、侯外庐硬套公式,更接近唯物史观。这我说过许多遍了。当然,郭对历史学还是大有贡献的,如对甲骨文的研究,如《青铜时代》中的一些文章。   刘:2005年您来上海时,有人问您哪几本书是您最重要的著作,我开玩笑地说,我来代您回答。我说的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和《历史本体论》,虽然这三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以为,它们开创了您的三个学术的领域,即思想史、美学和哲学本体论。   《美的历程》出来也挨骂,各种骂法都有。有人

4、说水平极差,有人说根本不应该出版这种书,有人说有几百处错,我问他,他说包括标点符号、手民错漏等等,可也没有几百处呀。但就是惹恼了不少人。我干脆不改(当然少数两三处错漏和“奴隶制”、“封建”等字样改掉了),就这样,随你去说吧,不料一晃竟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冯友兰、胡绳、刘纲纪、包遵信,还有你们上海的章培恒都说了好话,大多数学者保持沉默。  李:我早就讲过这不是艺术史。因为艺术史要讲形式,不讲艺术形式的具体演变,那不是艺术史。你讲山水画,就要讲画法、风格、线条、笔墨等等是怎么演变的。我这是趣味史,所以我从历史、社会、思潮等讲起。  也的确没有人这

5、样把文学、美术、考古,统统放到一锅煮。有文学史、艺术史等各个门类的史,以及美学史,就没有《美的历程》这样的审美趣味史。李:因为我熟悉的还是历史。中国历代的皇帝除元代外,当年我都能背下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现在已经变成常识了,但那时并不是常识啊。如“龙飞凤舞”,本是现成词语,用来讲远古,却是我想出来的。  刘: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书中许多观点,都是充满通感,充满创造性的,光是靠理论研究是研究不出来的。像你讲唐代文学,讲到盛唐之音,用了两个字:青春。这就很让人惊讶,但又很准确。这是一种审美的判断,是充满跳跃的,光靠推理推不出

6、的。我在好几篇文章中说过:大散文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是从余秋雨开始的,是从《美的历程》开始的,这个真的是大散文,它有观点,有创意,但又是文学性的文本,可以作为散文来读。所以,有的人把它当文学看,有的当艺术史来看,也有的当资料来看。这本书影响特别大,一直受欢迎,这和它内容上的新奇、扎实,形式上的好读好看,既是理论,又是文学,同时它又不是思想史论那样的专业性的书,一般读者也能够读,都有关系。  李:我有王国维同样的感慨:做文学,才力不够;做哲学,思辨不够;一辈子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没有生活”,怎么写小说?一辈子不喜欢苦思冥想、精雕细琢,怎么做哲学

7、?本想做历史,却丧失了机会,做历史要有大量的资料、书籍。我下乡劳动、“四清”,不下乡则开会、检讨,浪费了二十年;出国后不能大读中国书,又是二十年,于是一生就报销了。  李:《茵梦湖》又怎能和《红楼梦》相比。对于《红楼梦》,我赞同周汝昌的看法。他考证得非常好,我认为在百年来《红楼梦》研究里,他是最有成绩的。不仅考证,而且他的“探佚”很有成就。他强调如把《红楼梦》归结为宝黛爱情那就太简单了。他认为黛玉是沉塘自杀,死在宝钗结婚之前。我也觉得两宝的婚姻,因为是元春做主,没人能抗。姐姐的政治位势直接压倒个人,那给宝、黛、钗带来的是一种多么复杂、沉重的

8、情感。周汝昌论证宝玉和湘云最终结为夫妇,不然你没法解释“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还有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等等,我觉得都很有意思。周说此书写的不仅是爱情而是人情即人世间的各种感情。作者带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