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

ID:22836393

大小:32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_第1页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_第2页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_第3页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_第4页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2区域经济学投稿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本文是2007年中国经济论坛和2007年数量经济学年会的入选论文。李小平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摘要】:要素流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shift-share方法,采用1998-2004年期间中国省际工业的数据,将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TFP增长分解为劳动力流动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其它效应,发现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要素有从低Verdoorn弹性值向高低Verdoorn弹性值的地区工业转移,但是劳

2、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的总贡献仍然较小,“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仍不显著。因此,更合理的配置省际工业间的生产要素显得很有必要。关键词:要素流动;生产率增长;结构红利假说JELClassification:C812,ATheLaborShift、CapitalShiftandProductivityGrowth(LiXiaopingLuXianxiang)Abstract:ThefactorshiftistheimportantreasonofProductivityGrowth.TherelationbetweenthemisreflectedintheStructur

3、al-BonusHypothesis.ThispaperexaminestherelationbetweenProvinceIndustrialSectorandProductivityGrowthduringtheperiod1998-2004,usingtheconventionalandextendingshift-shareanalysis.Theresultsshowthestructural-bonushypothesisisnotnotable;theinputsoflabordon’tshifttomoreproductiveindustriesfromle

4、ssproductiveindustries.ThemainpowerstopromotetheProvinceIndustrialSector’sproductivitygrowtharethewithin-growtheffect.Keywords:FactorShift;ProductivityGrowth;TheStructural-BonusHypothesis12一、导言自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以来,作为经济增长最终源泉的技术进步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热点。生产要素流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Kuznets(1979)认为没有各种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充分流动

5、,获得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是不可能的。而“结构红利假说”正是解释要素流动和生产率增长的重要理论:由于各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因此当投入要素从低生产率水平或者低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部门流动时,就会促进总生产率增长(Peneder,2002)。它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经典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1954):假设经济中存在多余的劳动,随着更多的劳动投入到具有更高生产率增长的现代经济当中,总的生产率水平将不断提高。“结构红利假说”后来被广泛用来解释工业行业的发展:由于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水平,因此,要素从轻工业行业向重工业行业

6、的流动将导致工业总生产率的增加。国外对“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Salter(1960)最早采用英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英国制造业间的要素流动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Fageberg(2000)和Fonfria、Alvarez(2005)的实证结果却发现生产要素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流动并没有促进其生产率的增长;Timmer和Szirmai(2000)分别对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台湾四国的13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研究发现,结构红利假说只有在印度得到了证实,而在其它国家并不成立。Peneder(2002)也发现绝大部门欧盟国家的劳

7、动力并没有向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更快的制造业行业流动。Singh(2004)对韩国1970-2000年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只有在1970-1980年期间,结构红利假说现象显著。中国农业和非农业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研究(郭克莎,1993;胡永泰,1998;蔡昉和王德文,1999)。而对中国工业行业之间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郑玉歆(1993)首次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间1980-1990年的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并发现要素转移对生产率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吕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