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5468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高碳能源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高碳能源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搞好低碳经济试点与基地建设,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低碳经济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以煤为主能源结构。2007年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能源消费加速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6亿吨煤当量上升至2007年的26.56亿吨煤当量,年均增长9.7%。据相关预测,能源消费在短期内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4.77吨标准煤/万元,能耗水平不断上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 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这是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先进科技的支撑。比如甲烷的回收利用、氧化亚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等。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统计,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引进技术年需资金250亿美元(以2006年的GDP计算)。这种高投入、高成本,像中国这样经济尚不算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人们低碳消费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人们开车过程中形成的快速启动和急刹车等不良习惯,开车时快速启动和急刹车只能节省4%的时间,而燃料消耗却增加39%,一些有毒物质排放则增加5倍以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 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出发,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建立低碳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并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行和实施。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得转化和应用;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超低二氧化碳炼钢技术等;加快核能、水电等低碳特征能源开发利用,协调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污染减排,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钢铁、煤炭、电力、化工、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它是建立在配额制度基础上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在绿色证书交易制度中,一个绿色证书被指定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当国家实行法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时,没有完成配额任务的企业需要向拥有绿色证书的企业购买绿色证书,以完成法定任务。制定和实行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并经过清洁生产审计符合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拉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行低碳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政府可依据已经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符合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实施,着手制定气候变化法、工业节能条例等。 搞好低碳经济试点与基地建设,加快低碳经济发展。首先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保定和上海两个首批国际试点城市的辐射作用,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带动周边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牵涉到地区、政府和企业的产业选择问题,也牵涉到社会公众平时的行为习惯问题。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住宅、绿色交通的新理念。在饮食上,要限制每天的肉食消费量。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量的18%,高于交通部门的13%,与工业部门的19.5%持平。在住房上,要建筑零碳和低碳住房。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20.7%。在交通上,要限制汽车消费的过快增长。我国2005年的汽车拥有量是1999年的25倍。每燃烧1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二氧化碳。在家用品上,提倡节能新产品。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每天可以减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你可能会感兴趣:关于大力发展海藻生物质新能源的建议电监会并入能源局电改再启动风能协会发布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遏制中国光伏国内市场发展的三大障碍能源局:前2月电源装机新增648万千瓦中煤能源前两月煤炭产量1928万吨免费(.mFFanw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