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

ID:2274827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_第1页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_第2页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_第3页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_第4页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个融汇神灵之天的演绎关于“神灵之天”的论述,早在西周初期便有继承西周“神灵之天”观念的是墨子的天人之学。首先墨子论证君主提供统治建议,不如说是为需要指出的是,在董仲舒之前,关于“神灵之天”,董仲舒并没有很多直接的论述,直接讲到“神灵之天”的有这样两处: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3]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尤无益也,何以言其然也。祭而地神者,《春可以看出,董仲舒的“神灵之天”是要说明王朝何以兴衰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政权的董仲舒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神灵之天”纳入到他的天人之学的体首先是政权的君王,是“天之所大奉”,不是人力所能办

2、到的,这与西周时的天人观念显然一脉相承。而“王者配天,谓其道”[9],“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10]为君王者行事,必须符既然君权神授,那君王如何对待“民”的态度上。董仲舒认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15]天子勤政理民,则为“有道”,天降符瑞,万物安宁;反之则为“无道”,天降灾异,用以警示天子:“国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政权自然之天的构建董仲舒关于“自然之天”的总的论述是这样的:“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

3、者,天之数毕也。……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18]从这段话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内容,第一,“天”有两个层次,一是包含十端之大“天”,一是与地相对之“天”。从性质上说,包含十端的大“天”是自然性、物质性的,但董仲舒又将其定义为“百神之大君”,从而将此“自然之天”神灵化,这一点下文会详细涉及。第二,董仲舒的整个宇宙图示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下长万物,上参天地的完整包含有十端的大“天”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天地之气,阴阳的运行则会造成四季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判为四时”。“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

4、或出或入,或右或左,春俱南,神灵之天与人之沟通的完成沟通“神灵之天”与“人”,董仲舒是通过两个步骤来达成的。第一步是“自然之天”的神灵化与“神灵之天”的自然化,这一点前文已稍为涉及;第二步是“自然之天”的人格化与“人”的自然化。当这两个步骤完成的时候,“自然之天”在董仲舒处也就顺利地达成上文已经说到,当董仲舒将包含十端的大“天”定义为“百神之大君”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赋予将上述过程逆过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同时也是“神灵之天”自然化的过程。事实上,“自然之天”神灵化与“神灵之天”自然化在董仲舒这里是同步进行的,亦即同一过程,这是由董仲舒对“天”之定义所必然引出的推论。因此,本文在这

5、里将此二过程同而为“自然之天”沟通“神灵之天”与“人”的第一步骤。与“自然之天”神灵化相比,“自然之天”的人格化显得更加具体而微。首先,“自然之天”能够人格化的前提是“以类君与臣的关对于阴阳,董仲舒明确指出“阳尊阴卑”,从而使其具有四时则同人一样具有喜怒之气:“春,喜气也,故生;而五行之间的关人的自然化同“自然之天”的人格化一样也是在天人同类的前提下进行的。首先,人是十端之一,本身即是大“天”之组成的一部分。于是人自然而然地也就具有人道法天到这里,“神灵之天”与“人”沟通的问题得以解决,于是在“为人者天”的论证下董仲舒的天人之学终于进入[1]《诗经·文王》[2]《墨子·天志下》[3]

6、《春[4]《春[5]《董仲舒集·天人三策》[6]《春[7]《春[8]《董仲舒集·天人三策》[9]《春[10]《春[11]《春[12]《董仲舒集·天人三策》[13]《董仲舒集·天人三策》[14]《董仲舒集·天人三策》[15]《春[16]《董仲舒集·天人三策》[17]《董仲舒集·天人三策》[18]《春[19]《春[20]《春[21]《春[22]《春[23]《春[24]《春[25]《春[26]《春[27]《春[28]《春[29]《春[30]《春[31]《春[32]《春[33]《春[34]《董仲舒集·天人三策》[35]《春[36]《春[37]《春[38]《春[39]《春[40]《春[41]《

7、春[42]《春[43]《春参考书目: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苏舆著,《春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王永祥著,《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第二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