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

ID:2274404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_第1页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_第2页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_第3页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_第4页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概述民族伦理学(Ethno-ethics),亦称民族道德学、民族道德科学或民族伦理科学。是中国学术园地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涌现出来,并日渐崭露头角的一门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新兴横向性跨界边缘学科。现仅将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况略述如下,期冀能引起同仁们的兴趣和关注。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伦理学研究(一)古代的民族伦理学研究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早在原始群时期,就出现了道德的萌芽。那时的基本状况是:人们使用简陋的石器、木器和骨器去征服严酷的大自然,为了生存,终日与自然和野兽作斗争,无暇顾及其他;此时的意识尚属“纯粹畜群的意识”,与人的

2、本能还未完全分开;婚姻形式主要是原始杂交和血缘群婚(据《吕氏春秋•恃君览》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和关于人类、民族的神话,其中尤其是关于兄妹成婚、姐弟成婚、母子成婚、父女成婚的神话,便是这种群居共处、血缘婚配道德观念的反映人际关系完全处于天然的自发状态,但每个人又天然地服从集体的需要,自发地与集体融为一体,几乎没有什么个人自由选择的余地;在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所进行的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3、。〔1〕这样,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就逐渐出现了。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为我国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原始社会民族道德的基本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各民族的先民们对残酷无情的大自然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如许多民族关于先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坚忍不拔、为夺取斗争胜利而敢于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甚至不惜流血牺牲的可贵品质及其精神,就是这一时期人们所崇尚的道德观念。在人际关系中,由于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每个人都紧密地依赖集体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所以原始集体主义便是当时原始民族道德的基本原则。《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为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情景,当是原始社会各民族奉行原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生动体现。在氏族内部,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人人和睦相处,“无有相害之心”,[2]即便是氏族首领也不享有任何特权。相传神农氏就“身亲耕,妻亲织”,可他在民众中却享有崇髙的威望:“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3〕据《抱朴子•诘鲍篇》载:“曩

5、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曰入而息。讯然不系,恢而自得;不竞不荣,无荣无辱。山有溪径,泽无舟梁。川谷不通,则不相并兼;士众不聚,则不相攻伐”;“势力不萌,祸乱不作,干戈不用,城池不设”;“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安土乐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力之争。”这种情景与状况,当是对原始民族的原始民主和原始平等等道德观念的详细描绘。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期为我国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原始民族道德向阶级道德过渡的时期。这时的部落首领仍然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生活俭朴,身体力行,注重道德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为民众树立了光辉的道德榜样。如

6、传说中的黄帝就亲自制造车船,为民众解决水上交通之不便;教人盖房造屋,使先民们结束了洞居、穴居的生活。其妻嫘祖教人养蚕织布,使先民们从此告别了衣不遮体的时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尧,不仅精明能干,生活俭朴,而且能够“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4他善于用道德的力量协调人民,团结人民,治理好属下众多的部落和部落联盟。后继者舜和禹,也都效法前贤,以尧为榜样,靠道德的力量去征服民心,使民心归化。据《韩非子*五蠢》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这说明他们在处理

7、民族关系时,把德治看得比武治更重要,认识到光靠武力并不能征服人心,而只有以德治人才能贏得人心。当然,在中国的原始民族那里,一方面是“人类纯朴道德的高峰”,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道德上的消极因素。譬如,原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原始民主和原始平等的道德观念,往往只适用于本民族和本氏族内部,对于外民族或外氏族则经常发生争斗和杀戮,尤其是血族复仇。同时,道德上的原则规范也总是和原始宗教迷信相结合,并通过宗教禁忌来维持与传播。因此,原始民族的道德观念,从消极点上来说,总是与偏狭、野蛮和迷信相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氏族制度“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

8、统规则的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