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

ID:22741169

大小:8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1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摘要:以粮食为基本对象,分析了当前农业问题的相关背景,阐述了与技术进步相关的条件制约因素,并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和政府投入的国情约束和制度障碍。指出中国的农业技术和投入政策研究,不能遵循国际通行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当务之急还是大包干以后提出,但至今没有解决的“有中国特色”的老问题:即如何重新建立适合小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的科技服务系统。关键词:农业;科技;投入;条件;分析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有两个重要情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中国加入WTO谈判曾经在2000年初受阻于农业补贴,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对粮食的补贴出口。同期

2、,粮食占压信贷资金和政府财政对库存亏损补贴大幅度增加的问题,不仅引发了国内政策研究领域的反思,也导致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二是由于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长期卖难和农民收入连续4年增长速度下降,反映出农民群体在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渐表现出“边缘化”趋势,因此,人们关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讨论也成为新的热点。以上两个重要情况,对政府加强农业投入政策和对农业的科技进步的评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中国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表现出一种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进步”等话语体系无法解释的矛盾: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的物质技术投入增加幅度显著高于80年代,据

3、测算其中农业的科技贡献度超过40%;这往往被作为农业的重大进步而予以宣传。另一方面,农业的直接成本上升超过10%,包括技术在内的服务成本上升9%,其中,不仅家庭经营条件下的种植业投入产出已经是负效益,而且基本农产品也已经因为成本上升而丧失国际竞争力。有鉴于此,中国的所谓农业技术和投入政策研究,显然不能遵循国际通行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当务之急其实还是大包干以后就提出、但至今没有解决的“有中国特色”的老问题:如何重新建立适合小农村社经济基础的科技服务系统。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以粮食这个农业主产品为基本分析对象。一当前中国农业问题的讨论与相关背景分析人们在分析1996年以来粮食高产和库存超过2亿5千

4、万吨的问题的时候,对造成粮食过剩的背景讨论不够。并且,有关部门在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时,也仍然强调旧有的“增加投入”的思路。尽管其中增加科技投入的建议,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相对积极的政策意义,但技术部门的知识局限难以解释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系数提高的同时、效益却在下降的道理。因此,需要从经济角度讨论与技术进步相关的条件制约。(一)中国粮食增产的不同阶段及其相关因素的讨论中国改革的20年中,粮食增产分3个阶段,其阶段性特征明显,相关的不同意见讨论,主要集中在制度和物质这两种影响因素何者为主的分析上。农业部最近的研究,把粮食增产分四个阶段(参见表1、表2)。(1)其他物质投入,包括种

5、子、农机、农膜、农药等(2)此处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措施、制度变革和经营管理等内容第一阶段是在1978-1984年的6年中,我国粮食从1978年的亿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亿公斤,总量增长%,最为显著的是单产从公斤/亩增加到公斤/亩,增长%。对此,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研究认为,以农村大包干为主的制度创新因素的贡献度占40°%。不过,后来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价格刺激和物质投入两个方面,补充、或者修改他的结论:其一,1979-1982年政府把粮食综合价格提高了49%o人们指出,这是在约20年不变的长期计划价格压抑下,在单一粮食产业上具有突破意义的短期价格调整,因此,必然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有特别大的刺激作用。其二,据农业部的研究,这个阶段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的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以上补充虽然可以被认为是不同意见,但由于提高价格也属于政策变动,因此,人们至少在公开场合都仍然承认,农村改革是第一阶段增产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1985-1993年的9年,期间,由于1984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严重的供给过剩,1985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自发地减少了7千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7、,粮食产量下降2700万吨。由此导致政府转变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而主要采取了加强投入和部分恢复以“合同定购”为名的强制收购政策。据农业部资料,这9年中,有效灌溉面积年递增1°%以上,化肥年递增%,贡献度达到47%;农电年递增%,农机年增%,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为13%;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是33%;财政资金年增%。但是,尽管物质技术投入比第一阶段大幅度增加,由于粮食的需求弹性小,容易受到市场抑制,其产量还是“长期徘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