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

ID:2273919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_第1页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_第2页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_第3页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_第4页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苄普地尔衍生物的合成【关键词】多药抗药性摘要:目的合成苄普地尔衍生物。方法以异丙醇、环氧氯丙烷、哌啶为起始原料,反应中间体经二氯亚砜氯化后,与取代苯胺等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设计并合成了6个苄普地尔衍生物。结论6个衍生物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结构。  关键词:多药抗药性;苄普地尔衍生物;合成  Abstract:Fromreadilyavailablestartingmaterials,isopropanol,epichlorohydrinandpiperidine,sixbepridilderivativesu

2、ltidrugresistance;bepridilderivatives;synthesis多药抗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天然性抗肿瘤药物并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其他多种天然性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抗药性。苄普地尔(bepridil)作为一种新型长效的钙通道阻断剂[1],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2,3]。据文献报道,苄普地尔可以降低具有MDR的肿瘤细胞株的Pgp的表达,对MDR有显著的逆转作用,但存在心血管方面作用,使逆转剂在病人身上很难达到有效的血药

3、浓度[4,5]。为了寻找既可以保留对MDR的逆转作用,又可以降低心血管方面作用的药物,本课题设计并合成了6个苄普地尔衍生物,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见表1),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药理实验显示5个衍生物具有逆转多药抗药性的活性,药理作用另文报道。  本文参照文献[6]以异丁醇、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与哌啶反应合成中间体1(1哌啶烷)3异丁氧基2丙醇(Ⅰ),经二氯亚砜氯化后,氯化物(Ⅱ)分别与RH(取代苯胺,2苄基苯酚和4(2甲氧基)乙基苯酚等)在相转移催化剂TEBA的作用下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Ⅲ)。并以N

4、aOH代替强碱NaH,避免了无水反应,简化了操作步骤。合成路线见Scheme1。化合物结构见表1。表1化合物结构(略)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红外光谱仪为Nicoletimpact410,KBr压片(汕头大学理化测试中心);1H核磁共振谱为ACF-300MHz,Bruker型,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质谱仪为NicoletFTMS-2000(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温度计、压力计读数未经校正。  异丁醇、环氧氯丙烷、哌啶、氯化亚砜、无水氯化锌(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甲苯、无水硫酸钠(广州化学试剂厂,分析

5、纯)。  1.21(1哌啶烷基)3异丁氧基2丙醇(Ⅰ)的合成  异丁醇11.0g(0.147moL)、环氧氯丙烷9.0g(0098moL)、无水氯化锌0.3g,加热回流24h,得异丁基环氧丙基醚。滴加8.25g(0.12moL)哌啶和氢氧化钠溶液适量,继续反应2h。加水,甲苯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收集bp.105~107℃/0.27kPa馏分,收率72.4%。  1.31[2氯3(异丁氧基)丙基]哌啶(Ⅱ)的合成  将化合物Ⅰa8.8g(0.044moL)溶于甲苯中,滴加氯化亚砜7mL(0.1moL),加毕,升温搅拌2

6、h。冷却反应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5,抽滤,甲苯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收集bp.92~94℃/0.27kPa馏分,收率76.2%。  1.4N苄基取代苯胺的合成  参照文献[7]制备。N苄基苯胺,收率80.7%,bp.122~124℃/0.13kPa(Lit.178~180℃/1.60kPa);N苄基4氯苯胺,bp.166~168℃/0.27kPa,收率72.8%;N苄基2甲氧基苯胺,bp.147~149℃/027kPa,收率70.2%;N苄基4氟3氯苯胺,bp.94~96℃/0.27kPa,收率66.5%。 

7、 1.61(2苄基)苯氧基2(1哌啶烷基)3异丁氧基丙烷(Ⅲd)的合成  将2苄基苯酚1.84g(0.01moL),氯化物Ⅱa2.2g(0.01moL),氯化三乙基苄胺(TEBA)0.23g(0.01moL),50%氢氧化钠及甲苯20mL,加热升温至70℃反应6h,冷却反应液,过滤,分出有机层,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去溶剂,残液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油状物Ⅲd。用4(2甲氧基)乙基苯酚代替2苄基苯酚,按制备Ⅲd的方法,制备得到化合物Ⅲe。  2结果  合成的6个目的化合物的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数据见表2

8、。表2化合物结构和特征数据(略)  3讨论  按本文合成路线,最后得到的产物结构应该是,但MS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6个化合物中均出现了m/z184碎片峰,此碎片为,这说明在这些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均发生了哌啶烷基的转位。我们根据文献[9]分析认为,基团的转位可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