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0299
大小:28.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1
《中风病联合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风病(脑梗死)内科、康复科、治未病科联合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
2、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
3、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2)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或脉缓。二、药物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1、中脏腑(可用鼻饲中药)(1)痰热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黄连温胆汤加减。茯苓30g赤芍20g竹茹20g川牛膝30g川芎20g僵蚕30g半夏20g陈皮15g胆南星15g石菖蒲
4、30g黄连15g枳实18g厚朴30g全蝎15g蜈蚣2条2日1剂,水煎450ml,150ml/次,1日3次。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20g天麻30g茯苓30g陈皮15g党参30g当归20g桃仁20g红花12g川芎15g白术30g全蝎15g蜈蚣2条枳实20g厚朴20g僵蚕20g2日1剂,水煎450ml,150ml/次,1日3次。(2)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60g当归20g桃仁20g红花12g赤芍20g川芎20g地龙15g全蝎15g僵蚕30g蜈蚣2条2日1剂,水煎4
5、50ml,150ml/次,1日3次。3、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1)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厚朴、枳实、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炒刀豆、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杷叶、莱菔子,鲜姜以和胃理气降逆。兼有
6、气虚者,可加生晒参。(2)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二)辩证使用中成药:中脏腑选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红花红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可以选
7、择使用。口服中成药,如:血府逐瘀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鲜竹沥口服液:清热、化痰;华佗再造丸: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脑心通胶囊: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大活络丸: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川芎茶调片:疏风止痛。头痛宁胶囊:熄风涤痰,逐瘀止痛。三、康复科、治未病科治疗康复科早期介入,患者入院72小时内康复科医师入内科病房了解患者情况,制定初步康复方案;患者入院72小时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康复科医技人员尽早进入内科主导康复锻炼;患者2周后仍需住院者转康复科;患者出院前48小时治未病科常规床旁宣教指导患者预防中风复发,中医养生,中医食疗,太极拳等知识,
8、引导患者建立“已病防变,病愈防复”意识。1、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一般为起病后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