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

ID:22718146

大小:12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1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_第1页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_第2页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_第3页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_第4页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2018050410165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论文(选篇)1.沈德潜诗学思想的调和格调与文化意蕴2.两宋文人尝试创作腿括词的心理动机3.《人物志》在汉晋文化思潮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沈德潜诗学思想的调和格调与文化意蕴一、诗学背景与研宄背景有的学者将清代屮期著名诗论家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归之为“格调说”,且强调“格调说”所承载的儒家诗教属性。实际上,将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归于“格调说”并不是很恰当。首先,沈德潜未以“格调”一词来标榜自己的诗学理论,没有像明代“七子派”那样称道他们的诗学理论为“格调论”。其次,当时的批评界指摘沈德潜或者赞同沈德潜,也很少运用“格凋”一词来形容沈德潜

2、的诗学思想。如翁方纲曾作《格调论》一文,与评论沈德潜的诗论主张并无直接关联。再次,后代诸多研究者的成果汄为,沈德潜诗学思想的内容是多方而的,“格调说”只是其屮的组成部分,仅仅用“格凋’’一词来概括沈德潜的诗论主张过于片而。如円本学者铃木虎雄的《中国诗论史》汄为,“格调说”是屮国诗史上的通用理论,沈德潜属于“温和的格调派”。而王运熙、顾易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之中也不以表象的“格调说”囊括沈德潜的诗学理论。因而,深入探究沈德潜诗学的构成要素依然是一个未能穷尽旨趣的“中国诗学问题”。将沈德潜的诗学思想概括为“格调说”的始作俑者人

3、概是沈氏的学生王昶,《淸诗纪事》屮曾记载王昶的话说:“苏州沈德潜独持格调说,崇奉盛唐而排斥宋诗......以汉魏盛唐倡于吴下。”但王昶在《湖海诗传•蒲褐山房诗话》卷八又曾言:“先生独综今古,无籍而成,本源汉魏,效法盛唐,先宗老杜,次及昌黎、义山、东坡、遗山、下至青邱、崆峒、大复、卧子、阮亭,皆能兼综条贯。”意思是沈德潜的诗学主张包容汉魏、盛唐诗学,取法遍及杜甫、韩愈、李商隐、苏轼、元好问、高启、李梦阳、何景明、陈子龙、王士禎等人的诗歌腠理而融会贯通,因此,王昶眼屮的“格调说”内容广泛,并非仅就诗歌的气格和声凋而言,他以“格调说

4、”总括沈德潜诗学思想的核心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沈德潜的“格凋说”以追模汉魏盛唐诗歌的气韵为旨归,在复古求雅的道路上自成一派,正如《沈德潜诗文集》转引《清史稿•沈德潜传》所言:“德潜少受诗法于吴江叶燮,自盛唐上追汉、魏,论次唐以后列朝诗为《别裁集》,以规矩示人。承学者效之,自成宗派。”后来的个别学者离开相应的诗学背景而空言沈德潜的“格凋说”则稍ffi局促了。当然,沈徳潜被后学者视力清代“格调说”的代表人物也是有依据的。主要原因是他追模汉魏盛唐诗歌气韵的诗学主张与明代“格调说”的诗学主张有-•致之处,并且都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可是

5、,细究起来,沈德潜的“格调说”与前后七子的“格调说”在“能指”和“所指”方血是有所不同的。其一,两者论诗的出发点不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学背景下,沈德潜与七子派的诗学主张自然有别。具体而言,七子派力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其意在于以汉魏盛唐诗歌的高格逸调来拯救诗文之弊;而沈徳潜论诗的出发点是重振诗教精神,力求以高格伟力追溯风雅传统,纠正诗歌意趣的空疏之感。其二,两者论诗的侧重点不同。七子派论格调,看重的是汉魏盛唐诗歌的高格逸调,故其格调理论偏重于探求诗歌的形式要素,如法度、音调等;而沈徳潜看重的是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

6、,更强调诗歌的宗S和思想闪涵。其三,两者论诗的复古方式不同。七子派论诗倡导复古,但规模对象相对狭窄,以至于局限在“汉后无文,唐后无诗”的小圈子里无法腾跃,于是虽有S古求新之念想,而无古求新之硕果。而沈徳潜的论诗既秉承了其师叶燮《原诗》中博采众长的理论思路,也吸取了清初王士镇诗学包容众说的优长,同时,顺应清代诗学思想综合折中的趋势,力主诗学思想的融合和贯通,因此,沈德潜的“格调说”是在继承明代格调理论的基础上,巧妙地吸收儒家传统诗学、祌韵诗学、性灵诗学的内容而构建起的格调理论。换言之,相比明代“格调说”的僵化状态,沈德潜的“格调

7、说”带有鲜明的中和意味。毋庸置疑,今H学界的某些研究成果也曾触及到沈徳潜“格调说”的生成轨迹,并考察了这种诗说的理论价值,如张健在《清代诗学研究》中已经论及沈徳潜“格调说”的修正性质和诗学史意义,王顺贵在《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中也探究了沈德潜“格调说”的兼容性质和理论意义。然而,沈氏的“格调说”与王士禎的“祌韵说”、与袁枚的“性情说”之间内在关联的细微之处何在?“格调说”如何具有调和的意味?尤其是沈徳潜的“格调说”具有怎样的文化蕴涵?这些论题还有进一步探宄的必要。二、调和格调与神韵调和格调与祌韵,主要是就沈徳潜(号归愚)的诗学

8、思想与王士镇(号渔洋)的诗学思想的关系而言的。以“祌韵说”为核心的王士禎的诗学思想本与明代的格调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清王锬在《刑部尚书王公祌道碑铭》中曾说:“公之诗,笼盖百家,囊括千载,自汉魏六朝以迄唐宋元明,无不有以咀其精华,探其堂奥。而尤浸淫于陶、孟、王、韦诸公,独得其象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