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

ID:22717639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_第1页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_第2页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_第3页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_第4页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兴通讯的未来在海外2005年1月14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公司整体实现合同销售额达到340亿元,其中海外实现合同销售额136亿元,同比增长169.5%。2004年12月9日,中兴通讯在资本市场首例AtoH获得成功,融资额超过35亿港元。当时,第一上海执行董事邱红向记者表示,中兴通讯之所以受到境外投资者的追捧,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另一种类型——不同于生产低价格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型企业,而是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面对重大环境变化,善于抓住机会,迅速而正确地战略转型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2002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电信业大滑坡中,中兴通讯倚靠小灵通、及海外业务的高速成长在全

2、球电信制造业市场上异军突起惹人瞩目。1月25日,一贯低调的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成绩只是暂时的,未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但是中兴会抓住一切机会,向着全球化卓越企业的目标迈进。访谈我们不要拔苗助长《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加速着自己的国际化步伐,例如TCL和联想,而我们发现,中兴基本上走的是循序渐进的老路。20年来中兴为什么没有过收购、兼并这些可快速扩大规模的资本动作?侯为贵:企业首先不是为了追求大,中兴的原则一直是现金流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国内外的很多企业盲目追求规模,频繁进行收购、兼并,企业一夜之间扩大好几倍,但事实证明,这种盲目扩张很多都是失败的,很多往往是资本

3、游戏。扩张首先要保持健康。企业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财务上的健康,我们在财务上是保守的。一个企业如果积累了很多竞争能力,自然会长大,我们不要拔苗助长。中兴从不提进入世界500强,这个称号是动态的,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是否对员工、股东、社会负责。《经济观察报》:你曾说过,企业越大越危险?侯为贵:很多大企业像官僚机构,动作缓慢,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企业要不断地有危机感,要有拼搏感,很多大企业往往失去了这方面的知觉能力。另外,大企业的资源共享不够,条块分割是一个通病,中兴采取的准事业部制是从资源共享这个角度出发的,但做得并不是那么好。准确地说,不是企业越大越危险,是企业越大,面临挑战就越大。《经济观察报

4、》:中兴被评价为像“牛”一样,而同城的竞争对手华为则宣扬“狼性”文化,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牛”的性格是否过于保守?侯为贵:中兴的文化强调勤恳、踏实的作风。外界评价中兴像一头牛,但是牛在打斗时也会进攻。另一方面,现代竞争也是针锋相对的,必须要有竞争意识,二者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一种生存原则。当然,中兴当前是人性化的东西多了一点,这样更多考虑的是适应对高学历员工的管理。国际化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经济观察报》:中兴将2005年定为国际年,未来中兴希望国际业务会超过国内业务,这是否会导致资源将全部拿到国外?侯为贵:未来中兴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国际,这两年国际市场每年翻一番,且力量也相对薄弱,而目前国内市

5、场增量较小,所以我们会加强国际业务但不会忽视国内市场。《经济观察报》:国际化意味着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兴的一贯作风是稳健、规避风险,这在国际化中如何做到?侯为贵:如果盲目地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和竞争压力都会很大,所以要对自己的竞争力衡量清楚,其次是对自己的财务风险有准确的评估,最坏的打算都要想好,自己能否承受,否则就是赌博。中兴做国际业务有8-9年的历史了,我们从小的尝试开始,从低成本的业务开始,现在可以逐步扩大国际业务的规模了。《经济观察报》:中兴国际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侯为贵: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力资源的亏缺,目前中兴有2000多人在开发国际市场。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及与本地员工

6、的融合是我们还没解决的问题。《经济观察报》:中兴为进一步国际化做了哪些的准备?侯为贵:我们在加强招聘、培训工作,我们要增加对国际市场的覆盖,要对每个市场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现在中兴增加了一个海外营销事业部,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要建立更好的资源平台,配备更多的资源。中兴通讯的产品覆盖世界60多个国家,所以我们的售前、营销、售后服务要加强。“国有民营”不可复制《经济观察报》:回顾中兴的发展历程,似乎每一次通讯业的机会中兴都能很好地抓住,因此有人称中兴为“机会主义者”,对此你如何看待?侯为贵:中兴的做法是紧跟国际市场,紧跟各个国家的需求,学会积累与等待机会。大家都关注下一代网络NGN、3G,我们也都投

7、入了相当的精力。我们的原则是既要积累,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这样就不会为3G苦恼。如果机会来了,所积累的自然会派上用场。《经济观察报》:很多人认为中兴的成功得益于“国有民营”这一种独特机制,这种机制是否可以复制到中国其他的企业?侯为贵: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历史基因,中兴起步时,国家当时投入很少,这和一般的国企都是由国家投资不一样。我们是依靠滚动发展到今天的。所以大部分国企实行“国有民营”的机制是很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