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

ID:2270713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1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_第1页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_第2页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_第3页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_第4页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化学教学论文-->1引言1.1问题的提出教材是课程标准理想的现实表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邵瑞珍等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教材作为一种最普通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媒体,在传播知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设计中的各种理论中,钟启泉(1994)倡导以心理学理论学习方式为基础1,把握教材设计的基本特征,提出有意义化型的教材设计体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1978)提出利用先行组织者将教材进行有意义化设计,藉此产生真正的学习。先行组织者

2、成为教材设计的主要理论之一。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地反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国内外教材研究者认识到先行组织者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利用先行组织者来组织教材内容。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调整教材内容”、"加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和“引进境外优秀教材”。直接引进外国教材将会面临一系列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适应性问题。在立足于本国教材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教材,才是合适的教材建设之路。因此

3、,本文针对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部分选修)(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和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上册、中册、下册)(以下简称:美版教材)中美这两版代表性的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比较研究,为推动我国高中化学教材有意义化建设、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提供借鉴和参考意见。....1.2文献综述国内关于先行组织者与化学教材、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在知网上精确查询到33篇,主要研究教材涉及人教版教材、鲁科版教材或苏教版教材。研究内容包括先行组织者理论的介绍、发展及其机制;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形式及其应用;先行组织者

4、在教学、教学设计方面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概念教学、复习课教学、习题解答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先行组织者促进化学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先行组织者的设计、运用方法及其改进、策略应用等方面。黄显华、霍秉坤在其著作《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一书中论述了先行组织者在教科书中的重要性、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先行组织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王祖浩教授在其著作《化学教育心理学》中对先行组织者做出理论概述、在教学方面的指导作用,并对基于先行组织者的化学教材编中关于概念引出和图片应用提出意见‘。周青在其《化学学习论》中将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

5、化学学习策略展开论述,并归纳了化学学习方面的先行组织者的分类、从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总结出目前关于先行组织者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⑴先行组织者确实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⑵偏重于先行组织者在课堂、习题或实验中的策略化应用研究;⑶对先行组织者的理解比较狭窄,受限于“先行”一词;⑷忽略了先行组织者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作用;(5)先行组织者应用于教材设计方面的研究欠缺。.......2理论依据2.1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种认知观点》的扉页上,用一句话描述了其整个理论的核心是“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

6、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己知的内容。弄清楚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只有有价值才具有意义。学习有价值,确切地说是新的意义在学习者身上出现,反映着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完成。据此,奥苏贝尔提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及其两个区分条件:⑴学习者是否表现出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说学习者是否有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以非任意的方式在实质上建立联系的倾向;(2)所要学习的材料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具有潜在意义。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能否和其认知结构相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非任意的方式上和实质上发生的。奥苏贝尔强调这两个“联系”一定是一种非任意性的、非

7、字面上的联系,而是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桥梁就是先行组织者。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在于,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相联系。所谓实质上的而非任意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中的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特别有关的某一方面,如一个意象、一个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相联系着。学生学习中通过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基于原有认知结构和新学习的材料,新的意义产生,也就是完成新材料的同化。使新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存在于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适当的位置。其结果,一方面,学生获得知识在心理意义上的

8、理解;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于增添了新的内容而变化,更易于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为新的学习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