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02350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等待”是如此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等待”是如此精彩 一、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教材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 教材为了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认识均采用探究实
2、验的手段,逐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辅以卡通图等形式来展示反应的快慢,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笔者拟采用对比实验、逻辑推理法、自主表达法等,通过启发、引导、等待,给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二、受教对象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例如对金属物理性质的认识以及对金属锌与酸反应的现象观察。因此,让学生亲历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引导他们从理性的角度
3、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初中化学课标要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本课知识内容与容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①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②探究金属铝、铜、银活动性强弱的顺序。通过探究让学生去主动发现相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说出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实际意义,并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记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学习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提升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他们做事认真、严谨的习惯,以及探求事物变化规律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增强化学科学素养。 3.情
4、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奥秘的本领。 四、互动过程环节 1.问题导入 师:老师的朋友在古玩市场买了件民国时期的黄金发簪,要我帮忙鉴定一下。我带来想请同学们一起出出主意,用什么办法来鉴定呢? 生:咬一下,掂掂分量,用火烧…… (设计意图: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由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2.自学探究 小组讨论:从展示的方程式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2Mg+O2=2MgO(2)
5、4Al+3O2=2Al2O3(3)3Fe+2O2Fe3O4(4)2Cu+O22CuO(5)Au+O2→不反应 [师生互动]讨论结果,完成“我的分析” 我的分析: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反应,反应条件,剧烈程度______(相同或不相同)。 (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_______较活泼,____次之,______很不活泼。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回忆使旧知再现,有利于学生的新知学习。笔者不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的机会,通过思维碰撞使学生产生主动
6、判断的意识。) 3.实验探究 师:以上分析我们初步找出了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规律,但要更广泛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顺序的规律,须另辟蹊径进行探究。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亲历实验来进行主动学习。 [实验探究](1)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铜丝。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一些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有没有气泡?反应速度如何? (2)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纠正。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和收获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
7、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2)_______与酸溶液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 (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快乐,强化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在学生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催生学习个体的独立思考,通过学案的总结书写保证交流的质量。) 4.应用探究 师:本节课我们的探究涉及到了哪些金属? 生:镁、锌、铜、铁…… 师:我们作出了这么多探究,下面请同学们来给这些金属的活动性强
8、弱排一排队。 (设计意图:“我的分析”解决的是学生初步应用问题。学生将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5.深化探究 师:学完本课后你能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吗? 生:放入稀盐酸中,看是否有气泡;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有现象…… (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