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

ID:22682047

大小:398.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30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_第1页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_第2页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_第3页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_第4页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ipo前的投行服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红枫资本网www.hongfund.com这是一个国内软件公司在互联网热潮时转型网络公司进行私募及境外IPO的案例。互联网泡沫已经过去,在这里讨论一个“冷却”了的题目似乎不是投资银行惯常的做法,因为人们经常把投资银行家看成是制造热点、追逐热点的动物。但是,正是因为它已经冷却了,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全面分析和判断在这个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第一章创业成长期公司融资与投资银行服务1.1创新性科技公司的创业成长期融资从1995年到2001年,美国以高科技股票为主的NASDAQ市场股票价格指数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先是演绎了历史上最高激动人心的强势增长,而后又展示了历史上最激烈的价值回归。而在

2、引导这次过山车般表演的正是高科技股票。通过对新经济企业形态的考察可以发现这正是投资银行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典型范例。从没有一种经济形态或者行业形式象新经济或互联网一样与投资银行有这么密切的联系。从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出,投资银行的介入是其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尽管我们对新经济的认识在近期有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人们至少在这样的观点上保持一致,即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革命性的新发动机,尤其是美国尤为突出,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美国经济模式的巨大转变,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能迅速转变为经济财富的知识存量和流量为基本元素的“新经济”已经正日益进入美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3、。从2000年4月起的NASDAQ股市持续走低使人们产生了“泡沫”的恐慌与疑问。但是,时至今日,人们还是相信,美国经济的的确确正日益网络化和虚拟化,高科技的成果都可以通过网络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不管所谓新经济是否存在或是否已成过去,高科技已经改变了美国经济内涵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此进程中,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资本竞相向号称高科技先导的网络股集中,之后延伸到与之相关的接近的行业,如通信、软件等等,其中,投行的身形无处不在。从国外的经验看,在推动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风险投资和适应高技术特点的科技股证券市场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美国的硅谷和NASDAQ红枫资本网www.hongfund.

4、com市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我国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资和产业化,需要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首选就是这种国际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自1997-98年后,创业投资基金开始在中国实质启动。目前,外资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创业基金,是两种基本的形式。而国内高科技创业板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创立。这些为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资本市场环境。但我国目前在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金融领域的创新还亟待加强。就风险资本而言,由于产业投资活动没有对私人开放,投资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对经济热点的选择,尤其是因此而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资本私募市场。在这里,投资的意愿和偏好高度一致,且与各地政府的

5、主导高度一致,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投资活动的同一性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这部分资金在进入高风险领域时承担了政府资金不应承担的高风险,而政府资金的行政性的限制又常常使在市场上具有方向性的产业不能获得高度聚集的资金,这两方面的作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不利于形成推动新经济长足发展的火车头产业。同时,对风险资本极其重要的退出机制由于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不够快而迟迟不能形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对资本的认识长期有两个误区,一个是重视资金的使用,轻视资金的效益,这方面在近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已经逐步得到了改变。而另一个误区却日益得到显现,即重视资金或资产的增量,轻视资本价值的增

6、值。对资本价值的评价不是简单地通过可能获得的现金的绝对数量的衡量来确定的,更重要的是对资本在未来经济中的获利预期的折现,而这种折现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评价,也是一种在众多主观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客观评价,而形成这种客观评价的可能性出现在一个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中。而这种客观评价反过来影响风险资本对产业方向的选择,即能够通过这种客观评价提升自身的资本价值,因而形成了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我们看到,我国在上述两方面都有不足。现在的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国企的融资渠道,还远没有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巨大作用,也突出显示在没有对资本价值的客观评价机制,影响公司价值的是基础帐面资金规模和市场上的资金短期供求。由于风险

7、资本不能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找到衡量自身价值的客观尺度,所以对自身风险的掌握也无从谈起,极大地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于是不得不向境外寻求退出的渠道。近来,出于国外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上对网络股的极力追捧,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国内风险资本退出的一个极其有吸引力的渠道,使得近来国内网络股寻求海外上市成为一时的热潮。而分析这一热潮中企业、中介机构等的运作行为与运作机制,对于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改善国内风险资本的运作环境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