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孟子人性论

也谈孟子人性论

ID:22651613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也谈孟子人性论_第1页
也谈孟子人性论_第2页
也谈孟子人性论_第3页
也谈孟子人性论_第4页
也谈孟子人性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孟子人性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也谈孟子人性论:孟子在孔子、子思人性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各学派学说,创立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孟子人性论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孟子思想精髓及其千百年来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内在逻辑  :B22:A:1009-0118(2011)-05-00-02    经孔子之汇纳,子思及其弟子之梳理,儒家思想及其人性学说已作为当世之显学称于世,“天下之士,不归儒既归墨。”他们成为后儒继续发展儒家人性理论的源泉和依据,孟子的人性学说便是对孔子、子思人性论进行继承和重构式拓展,使儒家

2、人性论思想进一步获得系统性发展,现对其学说作一粗浅分析。  一、孟子人性学说的结构透视  提及孟子人性学说,人皆以性善为证,或批评或辩护,而很少关注“性善”说背后孟子对“人性”的本源认识。正如罗根泽所说,“孟子说性善,是从价值论出发,不是从认识论出发,后人站在认识论上批评或为他辩护,都是不痛不痒的废话。”  孟子对人性本原的认识,同样是承袭孔子、子思之说。正如《孟子·尽心下》所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这是孟子对人性的真

3、正理解。在人性中有“不忍”和“忍”,“不为”和“为”,如果用道德标准衡量便是所谓的“善”和“恶”,针对人性中“不忍人和忍人”“不为和为”的事实,孟子提出“以不忍达之于所忍”,“不为达之于所为”的改造人性的方略,目的是使“仁不可胜用,义不可胜用”。这个过程便是其高扬的性善说中的“尽心、养性”过程。但为何在其高扬的人性论中,孟子不提此“忍人之心、可为之事”呢?这在《孟子·尽心下》中可找到答案。“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

4、人之于天道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口目耳鼻四肢之欲,正如食色一样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之内先天的“性”。但君子不以此为性,只以此为命;仁之于父子虽然是命,君子不以此命,而是以此为性。孟子便是这样,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  二、孟子性善说的内在逻辑  (一)心善论  既然要利用“性善说”便不能不想法给它在理论上找根据,于是孟子便以“心善言性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5、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对此公都子反驳说:“‘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

6、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这段论述是说:人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其后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端”字的本义是植物的初生、开始等,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以“四心”作为“四德”的开始、端绪,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  (二)创设理论证明性善  1、良知良能理论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着,及其

7、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良知良能论同样是对“心善”感性经验的总结,其依据与“心善论”都是一致的。  2、仁内义外说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对此孟子大加批驳,究其原因,主要是告子的仁内义外说与其创制的良知良能说相抵触而危机性善论。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曰,敢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餧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这里孟子深通子思“心无奠志”理论,因此为了

8、支持性善论,把“义”设置于人性之内,作为与“道”共同奠心的保障,这样心在“义”与“道”的指导下而定,那么被心主宰的性即将保持被赋予所谓道德色彩的“善”的状态,也就是《中庸》的“中和状态”,否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